正史第一次兩河之戰,沃洛吉斯五世打贏了羅馬,奪回了兩河流域,國內百年未曾從羅馬得利的失落氛圍一掃而空,國家在沃洛吉斯五世的鐵腕之下開始整合起來。
如果能再給沃洛吉斯五世二十年時間,或者十年時間,安息就算會輸也不至于輸到滅國的程度。
塞維魯的方法很蠢,但是其選擇確實最為正確不過的,安息在沃洛吉斯五世的手上很明顯已經出現了國力的上升,如果再持續下去,再整肅下去,羅馬就算能贏也難以獲得最大的好處。
塞維魯算是五賢帝之后的謝幕,他的時代是羅馬軍事實力最強的時代,三十三個鷹旗軍團,塞維魯軍團,第一帕提亞軍團,第二帕提亞軍團等等,強力一線軍團直接是按照十萬在計算。
士卒的薪酬翻了五倍,當兵不再是作為一種義務,一種榮耀,而是作為一種職業,一種兼顧自身利益的榮耀職業。
這種方式,除了后世工業時代,其他任何一個國家,在封建時代都沒有辦法長時間做到,因為錢不夠。
漢室劉備這邊的職業兵也才是二十萬,這還是因為有陳曦存在,而且如果真比劉備這邊士卒的收入和塞維魯那邊羅馬士卒的收入,恐怕羅馬那邊更高,更可怕。
這倒不是羅馬經濟有多高,多可怕的原因,說的簡單一點,塞維魯是窮兵黷武,做法等同于當年的漢武帝,國內其他行業要不要都無所謂,我們只要大軍。
這種方式說起來很糟糕,而且弊端極其明確,經濟崩潰,國家蕭條這都算好的了,武帝后期因為窮兵黷武,國內情況如何,其實不多說也都知道,塞維魯走的其實和武帝是一個套路。
不過羅馬在塞維魯時代蒸蒸日上,還滅了安息,到處浪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塞維魯將安息滅了,將安息帝國最為繁華的西亞部分全部搶了,管他是安息國庫,還是安息貴族,塞維魯統統搶了。
然后安息帝國那么大一塊地方被羅馬人棄之如履,大軍帶著安息帝國幾百年的積累回羅馬了。
雖說安息當時都快要亡國了,但安息并不窮,只能說是大貴族有錢國家沒錢,這種情況,很多國家滅亡的時候都一樣。
如果羅馬是要占領那個地方,可能還需要和安息的大貴族們妥協,但是羅馬只是來覆滅安息,來搶錢的,沒了安息帝國的保護,安息的大貴族對于羅馬人來說不過是一塊肥肉。
這也是為什么塞維魯養了幾十萬大軍,還能在自己死前將羅馬完完整整的交給自己兒子的原因,安息帝國數百年的積累啊,全部揣到羅馬人的國庫里面了,一波肥了的塞維魯養的起這幾十萬大軍!
當然后面到卡拉卡拉的時代,沒有這么樣一個錢袋子,又不像他爹當年到處的率兵征服,只想著削減士卒的薪酬,最后被弄死了也是理所當然,總之羅馬現在的形勢,絕對不允許自己退縮。
大軍被干掉了,這一部分的薪酬就完全不用再發下去了,也算是很大程度的消減國家財務支出。
雖說經過五賢帝的時代,羅馬現在也是府庫充盈,但塞維魯畢竟走的是和武帝相同的窮兵黷武路線,武帝當年將漢室數代繼續花完,如果沒外力,塞維魯基本上也就這套路。
依靠著對于士卒的許諾,塞維魯成功坐穩了帝位,強橫的軍力保證了這個國家再無分裂,但到了現在發了幾波薪水的塞維魯清楚的知道,自己已經在吃老本了。
也就是說如果他繼續保持這樣可怕的軍勢,好吧,塞維魯表示現在的軍勢還沒有達到他的目的,仍需加強,總之再這么下去,羅馬入不敷出已經成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