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當年剛剛占了青州的時候,陳曦就搞了一波煉鐵,雖說陳曦對于煉鐵不太懂,但是高溫他懂啊,水力壓鑄也懂。.
再說魯中鐵礦也算是中國少有在十億噸以上的鐵礦了,雖說陳曦不知道位置,但畫個大致位置,讓人找就是了。
當初陳曦還搞了一波優質鑌鐵武器,去給劉備賣萌,結果被劉備的的制式武器給切了,倍受打擊。
不過這并沒有動搖陳曦的積極性,畢竟小鋼廠已經建起來,就這么丟掉也是資源浪費,所以陳曦就大力研究了一下溫養技術。
最后基本算是確定了溫養的本質,之后陳曦的小鋼廠就又開工了,“大量”生產各種“優質”鋼材,當然這是在說笑,優質不優質,其實是溫養的上線決定的。
當初劉備給陳曦說的是,什么生鐵啊,鑄鐵啊,鑌鐵啊,精鐵啊,只要都是鐵,溫養的極限都是一樣的。
除非是像內氣離體那種內氣極其強大,溫養會突破一定限度,再要么就像關羽那種意志通神,強行跨越溫養的極限。
否則的話,這些玩意溫養的最終結果是沒有差距的,但后來陳曦再三確定,其實是有差距的。
如果是純粹的鐵,那肯定沒什么差距,但生鐵,鑄鐵,鑌鐵,精鐵什么的其實內部都含有其他元素,而且比例也是不同的。
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溫養的極限,而陳曦嘗試著給里面添加各種奇怪的東西,最后造出來明顯溫養上限更高的優質鋼材。
好吧,其實這個時候能不能說是鋼材都有些問題,里面加了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如果沒有溫養的話,恐怕連普通的合金材料都算不上,但是溫養之后,材料強度已經爆了石墨烯十條街。
這么多年不斷的重復溫養,修改材料配比的情況下,到現在劉備治下的一線士卒,基本上都完成了最后一波的換裝,也就是說這一次閱兵的時候,所有人都能有一身胸前是板甲,其它部分是札甲的盔甲。
這要是放在之前,基本上只有將校才有資格獲得東西,經過這么多年的不斷的生產,終于給主戰大軍都配上,雖說一部分還沒有完成溫養,不過到現在已經能用了,畢竟還有不少用來溫養的時間。
這么一身重約二十斤的鎧甲,放在以前差不多價值十五萬錢到二十萬錢,現在的話,陳曦貌似快將武器裝備的價格玩崩潰了。
畢竟光這么多武器裝備,鎧甲大盾,武裝四十萬大軍真要折算成錢差不多在一千億錢左右,再算上戰馬的價格,又是好大一堆。
好在戰馬是自家養了,礦場是自家地盤上的,鋼廠也是自己開的,人力成本忽略不計,否則正常任何一個諸侯都不可能武裝的起這么多大軍,養兵說白了就倆字,砸錢,錢到位了,才能談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