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為什么諸葛亮會說,不管如何也要熬過一個月的原因,不是因為來了援軍,準確的說道,就那六千白馬,丟到這種帝國級別的戰場之中,一波大戰下去,恐怕連渣滓估計都不會剩下。
這一個月是諸葛亮打算給于安息人的交代,我們確實打不過羅馬人了,我們這邊頂不住了,你們趕緊來人接手防線,我們要撤退了。
一個月后,如果安息還沒有反應,那么諸葛亮扭身就走了,因為一個月的時間安息如果還沒有援軍,那么漢軍也就不需要再維護自己的友軍了,不管是聽到當作沒聽到,還是想將漢室當槍,漢室都屬于是在盡到了自己盟友的義務之后抽身而退的。
不過羅馬的話更進一步的闡述了當前的形勢,安息怕是不能派遣多少的援軍過來了。
“逼著安息背盟給我們一個道義,讓我們退出這一場戰爭嗎?甚至于之前的戰爭都只是這么一個計劃的部分。”審配面色凝重的說道,他也想通了,羅馬人不想和他們動手,這是以戰爭促和平的手段,給漢室單方面明牌,看你們的選擇了漢室。
“等一個月吧,我們不可能現在退出的,羅馬人的強大,不僅僅是力量,還是頭腦啊。”諸葛亮搖了搖頭說道,現在還不能撤退,哪怕是從道義上講,他們已經完成了盟約,也需要再等一個月。
“先撤退吧,沒辦法了。”陳宮沉默了一會兒說道,他和審配的意思其實是比較吻合的,羅馬的強大讓他們不怎么想與之戰斗,而且羅馬已經給了臺階了,順著往下溜也好。
只是陳宮也知道諸葛亮的考慮,恐怕諸葛亮也曾思考過就此結束盟約,但是要終止盟約的話現在并不是最合適的時間點。
羅馬人給的臺階不錯,但是這個臺階并不是一個太好的選擇,甚至只能說是比最壞的那幾個選擇稍微好點的選擇,如果可以的話,漢室其實不怎么愿意做出這個選擇的,因為實在是有些惡心。
一方面是羅馬帝國的人情,另一方面在這個時間點結束盟約,如果沒有羅馬帝國挑明的話,漢帝國順著臺階就下去了,畢竟羅馬人猜的不錯,漢室基本上算是超額完成了自己的義務,至于安息,不管是被逼無奈,還是有心裝死,事實上是真的沒有盡到應有的義務。
只是現在被羅馬人挑明了,漢帝國就需要顧慮一下羅馬帝國的想法了,在帝國之戰的時候,你讓我退,我就退?你是什么玩意兒!
這種想法怎么說呢,很不好,但又很現實。
“通知沃洛吉斯五世陛下吧,不管如何,讓安息增兵,我們遭受了如此大的損失,也該由安息來完成自己的義務了。”司馬懿沉默了一會兒說道,蘇利納拉里讓趙云傳遞的消息讓他們很為難。
羅馬帝國的善意,羅馬帝國的臺階,羅馬帝國的人情,怎么說呢?很好,但又很不好,這種帝國級別的謀算,僅僅是一個很簡單的后手,都能延綿出無窮的手段。
這一個臺階啊,說實話,這一戰打成這樣,以至于漢軍都被迫性的超額完成了盟約,如果可以的話沒有這么一個臺階,漢室可能還沒有這么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