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而延伸出來的問題就是之前他們猜測的那樣,羅馬帝國的掌權人,那些為羅馬帝國負責的政要官員,在確定了人口結構之后,恐怕也不得不選擇一邊教化這些蠻子,一邊有計劃的減丁滅戶。
總之在場的列位得知這一情報之后,就明白,對于羅馬人來說蠻子死再多恐怕都是一件好事,而他們漢軍這邊可死不起啊!
因而后面漢軍果斷嚴防死守不再和羅馬的蠻軍死磕,轉而固守營寨,隨時做好撤退的準備。
羅馬人也沒有過于糾結漢室的行為,就像是故意等待漢室分析完情報做決策一樣,在那段時間,羅馬人只是派遣了大量的蠻子來騷擾漢室,至于那些由羅馬公民編成的鷹旗軍團則像是消失了一樣,很少出營地,就像是故意和漢室消磨時間一樣。
實際上漢室這邊已經明白了局勢,只不過騎虎難下,也都明白羅馬人是在等更多的蠻子來參戰,以減少羅馬公民的損失,但是現在漢軍寧可步步為營,逐漸撤退,也絕對不會冒險撤退。
羅馬人認真了起來,戰斗力確實不容小視!
雖說蠻子的戰斗力除了極少數軍團,其他都不算靠譜,但是惡心人也是很有一套的,好在諸葛亮的營地扎的連鷹旗軍團都沒有動手的想法,同樣也屬于惡心人。
至于第五云雀的偷襲,營地扎成這樣,帕爾米羅遠遠看了看,也就沒什么興趣了,沖進去殺倆人恐怕第五云雀就出不來了,審配天天等著第五云雀過來找死,漢室等著抱前次之仇的將帥可不少。
再算上這倒霉孩子之前也夠慘,因而也就是每天帶著一千人過來當偵騎觀察盯梢兩下,事實上已經放棄了繼續偷襲的計劃。
同樣十四組合軍團也在默默地舔著自己的傷口,被逼放棄了三千精銳士卒,雖說皮蓬斯安努斯花錢贖買了回來,但是貝尼托現在的軍團長位置也夠嗆了。
雖說羅馬人不太追究戰敗,但是這個國家和漢室的狀態差不多,都屬于那種沒有軍功就沒有政治生命的國家,想要當官,想要獲得更大的權勢,第一條就是軍功,沒軍功你就洗洗睡吧。
當年克拉蘇那么拽,為什么還要去打安息,不就是因為嫉妒凱撒龐培兩人有了軍功浪的飛起,而他沒軍功只能眼紅看著。
這一條幾乎是羅馬帝國一直沒變過的規矩,以至于皇帝這個位置都需要軍功支持,理論上來講羅馬帝國任何一個公民,只要軍功夠大,就能獲得這個位置。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