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羅馬這邊不是沒有做計劃,準確的說他們做了好幾種計劃,甚至因為他們見證過漢軍使用的錯判和無視兩大天賦,法比奧等人都特意進行過謀劃。
雖說沒有估計到漢軍的準確位置,但是靠著那一次偵騎全滅,他們反向模擬了漢軍的思維,連帶著也反向摸索出來了漢軍已經得知他們營地所在位置這一猜測。
進而才有后面的取消偵騎,轉而用光影操作進行偵查這一計劃。
實際上在羅馬停止了偵騎,轉而盯住天空,之后開始盲目性運動的時候,羅馬在戰略上已經成功扼制了漢軍撤退,因為漢軍在這種情況下所有使用的偵查手段都有可能暴露自身。
白馬的偵騎最遠只能看到地平線,而光影操作的偵查方式能繞過地平線去觀察,而且光影操作這種偵查方式幾乎是單項的。
一旦白馬偵騎出現,在無意間被光影操作掃中,只要有五隊以上偵騎朝著西側某一個方向運動,漢軍距離暴露就不遠了。
塞維魯率領的兵力團滅漢軍剩下來的兵力毫無壓力,正面作戰,什么技巧都沒有意義,因而對于塞維魯來說只需要默默地等待。
除非自己的運氣太差,在漢軍被自己封鎖了偵查手段的情況下,對方依舊幸運的繞過了自己的防區。
那沒什么好說的,有時候運氣比實力還重要,真遇到這種情況,塞維魯也沒有任何的辦法。
不過一般來說這是不可能事件,漢軍能在白馬團滅了偵騎的第一天就直接停止使用白馬,足以說明對方已經猜測到他們可能使用的手段,同理在這樣的情況下,漢軍也不可能用內氣離體的強者升空觀察,因為這同樣意味著暴露。
在這種情況下,漢軍所能做出來的選擇不多,一種是憑靠經驗估測出羅馬的位置,然后用最快的軍團去試探騷擾確定方位,然后主力在這段時間撤退。
另一種則是遍灑偵騎不管有沒有發現都只是往前不往后,消息用其他方式傳遞給后方,然后閃避開羅馬主力進行撤退。
后一種細節方面存在暴露的可能,前一種時機只有一次,而且存在試探用軍團被干掉的可能。
當然其實還有一些別的辦法,但相對概率都偏低,第一種和第二種最為現實,羅馬人的布置也是基于第一種和第二種。
然而蘇利納拉里被趙云一激直接飛上了天空,這一波直接暴露了羅馬本陣的位置,不過這沒什么,還有計劃二。
白馬義從主力從四面八方的進場也就意味著漢軍本身靠著預估猜測已經摸清楚了羅馬本陣的大致位置,這種猜測,羅馬人這邊也有估計,雖說概率不高,但也有對應的手段。
畢竟片段性的分層包圍圈就是為了這個準備的,很明顯,漢軍距離他們不可能太遠,否則白馬不可能那么容易進場,這也就意味著這個時間點漢軍還在他們兵鋒的威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