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到后面,他們也沒去打攪陳曦和皇甫嵩兵棋推演,而是默默等結果的原因,皇甫嵩這等名將,若都倒在了陳曦的腳下,那么軍略方面,他們恐怕再也不能在陳曦面前胡亂調侃了。
恃強凌弱確實是軍略的目標,至于兵法,就是如何達成這一效果的過程,而陳曦也達成了這一結果,也即是事實性完成了軍略。
當然,比這更重要的一點在于,李優、賈詡等人其實已經知道陳曦和皇甫嵩推演的規模有多大了,也知道陳曦是在干什么,就如同皇甫嵩說自己不會輸一樣,李優清楚的知道,這是陳曦和舊時代的漢帝國余暉的交鋒。
上一次李優輸了,有個人原因,有自己人原因,有對手的原因,而且上一次的時候,李優的對手并非是漢帝國的余暉,而這次,毫無疑問,陳曦是真正在直面上一個時代的巔峰。
如果這樣的推演,以陳曦那糟糕的軍略水平都能贏,那么接下來的,僅僅只是將詳細的兵棋推演過程中,裁判和記錄員記錄的數據,以純文字的方式發給曹孫,大概對方內心會崩潰吧,甚至都不應該是崩潰了,而是懷疑人生了。
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雖說已經有極大的把握,在漢室大旗未倒的情況下,讓曹孫明白絕對實力的差距之后,自發的選擇擴土開疆,但是啊,這畢竟是戰爭,是人心,這算是人類史上最難揣測的東西。
那怕是賈詡,郭嘉,法正這種號稱能明悟人心之輩也很難真正的把握每一個人的心底潛藏的思慮,所以每一份所能壓翻心靈天平的外物,在這個時候都有著自己的意義。
最呆板,固執的兵法,在陳曦那種謹慎的御使下,看起來只有一板一眼的穩固,面對真正的兵法大家確實是破綻百出,但在那種鴻溝一般的差距之下,那怕是破綻百出的陳曦依舊獲得了最后的勝利。
這種看似愚蠢的方式,大概才是最能讓曹孫看出雙方硬實力差距的方式了,皇甫嵩,漢末最后的名將,其表現的越強,陳曦表現的越糟糕,最后陳曦的獲勝就會顯的越震撼。
當然要是打輸了,咳咳咳,那還是算了吧,那真就丟人丟到姥姥家了,真要出現這種情況,李優和賈詡以后就嘲諷陳曦的地方了。
甚至于郭嘉連臺詞都想好了,你丫不是說好了攜大勢力壓天下,怎么就敗了呢,該不會連敵方戰斗力都無法做好判斷吧,哇哈哈哈~
當然這也就是說笑,雖說李優和賈詡不大喜歡陳曦成天別扭的喊那些平推,力壓天下,鋼鐵洪流什么的,但是,如果陳曦能達到那種程度,李優和賈詡還是不希望被人破壞,因為勝在輕松啊。
更何況,有一個無敵的存在站在他們背后,那么不管遭遇了什么,他們都不會覺得支撐不下去,這個心態非常重要,人有時候撐不下,不是因為身體到了極限,而是因為信念撐不住了。
如果說這些文官和劉備誰真正認為陳曦絕對不會輸,那必然是劉備了,因為劉備到現在真正認識到了自己有著怎么樣的實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