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是什么事么?”沈海洋有些詫異,今天沈放到家里來他知道,只是年底事務繁忙沒空跟他說話而已,沈放和沈清怡吃過午飯后就急匆匆的趕回燕京了,只是不知道他跟沈清怡說了什么,才惹得沈清怡這么惆悵。
“不知道,小妹回來后就去了園子里。”
“好吧,我去看看。”
毅園的西側有一片梅林,旁邊還專門修建了一座涼亭名叫“夢香”,而此時的夢香亭里沈清怡正在望著梅林里的梅花怔怔出神。
臘梅也開了,嬌嫩的梅花不畏懼北風的嚴寒,星星點點吐露芬芳、沁人心脾。而遠處的紅梅卻是如顏料染過似的,鮮艷奪目,如同一叢叢火苗在燃燒。
沈清怡一直愛梅,“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對于她之人來說,梅花宛如知己。一念花開,香如故;一念雪落,醉浮生,現在的她心里也開出了一朵梅花,是寂寞,也是淡薄。
“小妹,還是那么喜歡賞梅呀。”正當沈清怡出神時,沈海洋的聲音從亭外傳來:“是否還記得阿爺給你說的夢香亭的來歷?”
“啊,大哥,你來了。”沈清怡被從思緒中喚醒:“我記得當時我也就五六歲,一到臘月就鬧著讓阿爺陪著去佘山賞梅花,阿爺給我說松曲園里有個叫’夢香亭’的梅園,是曾祖父致仕后所建。取自元代詩人王庭筠的‘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可憐今夜月,不肯下西廂。’每年臘月時分,梅開滿園,芳香撲鼻。可憐阿爺臨終也沒有能夠再回松曲園賞過梅。”
沈海榮唏噓道:“是呀,阿爺剛硬了一輩子,從不服軟,若是他聽了榮老爺子的建議稍微婉轉一些,也能平安度過那個年代。”
“大哥,這是性格使然,阿爺剛正不阿,你也不是強硬了一輩子么。”
“可是性格太剛硬了容易吃虧呀,我也是到了五十歲才真正明白過來。寸步不讓太過鋒芒畢露,老大和小磊都是這個性子,真怕他們以后會吃大虧。還是小燁這樣的疲怠性格好,懂得妥協卻又堅持底線。”沈海洋忍不住嘆息:“小燁這孩子深得金家老爺子的教誨,不爭不搶,進退有據。懂得取舍,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他爺爺是個智慧的人,所以才能在那幾年保住這么多人,門人故舊才會如此之多。”對于自己以前的公公,沈清怡還是非常佩服的。身為前朝后裔,憑借自己豐富學識,在一次大內研討文學時深得太祖贊賞,多次出入大內拍攝太祖生活記錄影片,從而在文革時期毫發無傷,一些有意的隨口諫言,幫助京圈文藝界保留下許多根苗。
“是呀,老爺子這么充滿智慧的一個人,也就得了小燁這小子一個真傳,而且只是性子上的承繼。他們家老大金溢就是太剛正了,而……”沈海洋一邊說道,一邊留意妹妹的神情,看來她今天的心事跟金家有關,以前從來不在家里提金家事情,現在能夠主動說起,已經有了很大改善。
“大哥,今天小燁跟我提到,希望我春節到燕京去過年,我還在躊躇。”沈清怡知道大哥的試探,直接將自己所思慮的事情說了出來。
“去就去唄,有什么好猶豫的。”沈海洋直接了當的給出建議。
沈清怡忍不住說道:“只是我對燕京那個城市有種莫名的排斥。”
沈海洋勸道:“小妹,看到你這一年來逐漸的開朗起來,咱們一家人都很高興,但是你一直還是沒有真正走出來。你是學醫的,應該知道中醫有句話叫做:郁結于心,困頓于情,傷而成疾。心病還需心藥醫,有些事始終是無法逃避的。”
“是呀,這些我都知道。”沈清怡有些傷感的說道:“想到我曾經將這么優秀的兒子,一個人遺留在燕京,我就心疼。特別是他改名叫做沈放,為什么是放,還不是責怪我對他的放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