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墨涵接過沈放遞來的瓷碗,眼睛撲閃了幾下,沒有說話,只是送了他一片秋波。
匯集了鮑魚、海參、花膠、瑤柱等各種海鮮的滋味,又加上農家老母雞與金華火腿提味。這碗湯里既有共同的葷味,又保持各自的特色。燉了七八個小時的鮑魚,吃起來軟嫩柔潤,濃郁葷香,又葷而不膩;各料互為滲透,味中有味
秦墨涵將鮑魚吃掉,又把湯喝了,意猶未盡的對著黃壘稱贊:“味道真好,黃老師,你這手藝可以去京城開家私房菜了。”
黃壘說道:“我也就是自己在家搗鼓一下,平時個人愛好而已,真讓我開餐廳,我真沒那個興致了。”
何炯則是對于一旁的董自健調侃:“小董,看到沒有,黃老師就是靠著一手的廚藝追上的孫麗,沈放燒的菜也不錯,才能追上秦墨涵,所以說現代新時代好男人的標準是,上的廳堂、下得廚房。所以說小董,你這段時間跟黃老師好好學學,以后找女朋友容易一點。”
黃壘對著董自健接道:“小董如果真想學,明天就跟著我就行,爭取讓你迅速成才,好早日抱得美人歸。”
晚飯后,眾人又回到客廳木桌處圍坐、閑聊,從表演、到主持、再到現今的自媒體現象,幾人都有不同的觀點,暢所欲言。后來沈放發現蘑菇屋還有幾件樂器,就和幾人一塊玩起了音樂好不快活。沈放把吉他給秦墨涵來彈,經過鍛煉,她已經掌握了彈奏技巧,自己拿著一個小手鼓給她配合。董自健從自己的物品里拿出一個口琴,委婉悠揚的琴聲讓人了解他經過專業練習。黃壘老師則是找出一個老式的手風琴,這種許多九零后都沒見識過的樂器在黃壘和何炯的手里又重新散發了青春
大概九點不到,一直閑置在客廳里的電話機響了,應該是下一個客人要來。董自健有些訕訕的看著黃壘和何炯,不敢再接電話。
“我們用免提,大家來猜猜是誰。”
何老師將免提打開,招呼道:“你好,這里是蘑菇屋。”
“你好,我是明天要來的客人,我要點菜。”對面是一個故意捏著聲調說話的女人。
“好呀,你們明天幾個人?”
“我們呀,一、二、三、四,一共四個人。”在她數數的時候沈放就聽出來了,對著黃壘小聲說道:“是謝那。”
黃壘開口道:“謝那,說吧,你要點什么菜。”
“我要點東坡肉…啊,我不是謝那。”對面的謝那發現說漏了,矢口否認道。
何炯失笑道:“謝那,沈放在這里,他的耳朵可是對聲音分辨很敏感的,他聽出來你了。”
這時對面換了一個聲音:“我真的不是謝那。”然后沈放在這邊又小聲拆穿:“這個是吳欣,看來明天歡樂家族要過來。”
對面被揭穿幾人也就沒有再偽裝,直接點菜,最后黃壘拿著菜單笑道:“我們明天另外一半玉米地有人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