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沈放趕回燕京還有一件事,就是野狐貍收購奔馬影業的事宜終于落下帷幕。
野狐貍公司花費14.5億元收購李銘家族手里全部的58%股權。并且主動履行李銘生前跟建銀文化簽署的對賭協議,提出4.95億元收購建銀文化手中奔馬影業的15%股權。
在知道野狐貍要入主奔馬影業,建銀文化一度想要收回對賭協議,準備繼續持有股份,被霍明達拒絕了。有沈放幾十億美元的資金支持,霍明達敢對任何資本說不。而且奔馬影業現在是屬于群龍無首,內部爭權而已,只要野狐貍公司大刀闊斧的強勢介入,馬上就可以轉虧為盈,步入正軌的。
看到是不可違,建銀文化也沒強求,并沒有收取協議上所標注的10%利息,而是象征性的收取了1000萬,算是過橋利息。也為以后同野狐貍公司合作留下了不少空間。
野狐貍公司也給出回報,承諾旗下幾家分公司日后IPO時,建銀文化將是首選募資方。建銀對乘行天下、伊人文化和榮智信的興致滿滿,有了霍明達的這份承諾,雙方的關系都緩和不少。
4月18日,作為持有奔馬影業73%股權的野狐貍公司召集公司高層召開股東會,公司各股東以及持股高層、部門總監,分別接到通知,人心惶惶兩個多月的奔馬影業,將迎來它的新東家。
“各位早上好,我是沈放。”沈放環視了一圈會議室,除了跟他一塊過來的霍明達、錢斌以及法律顧問易陽之外,其余人員都是奔馬影業的老員工,這讓沈放也很慶幸,奔馬影業最值錢的除了它那些影視版權和劇本庫外,就是這些在圈里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員工了,如果在拖個一年半載,這家公司分崩離散后也就再沒有任何收購的價值。
“我跟各位也算是老朋友了。”沈放笑道:“鐘總、二狗哥、路老師我們一起吃過幾次飯,錢總監和邵總監也跟我們公司一起有過多次合作,《匆匆那年》這部戲還是兩家一起投資的。雖然李銘先生英年早逝,但是他創建的奔馬影業,依然是在座各位共同的事業。”
提起李銘,在座的眾位都是心里一凜,當年這些人加入奔馬影業,基本都是被李銘的個人魅力所吸引,沒想到正值壯年的他居然會因疾而逝。而李銘沒有指定接班人,遺孀金艷又無法支撐起這一攤子,兩個小姑子又在聯系外人套現。在這兩三個月里,公司這些高層老人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