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帶你去聽相聲怎么樣?”吃完午飯,沈放對著秦墨涵說道。
“聽相聲?下午就去拜訪少馬爺?”秦墨涵有些詫異的看著他:“我們下午還是要回燕京么?如果去拜訪他,今天回不去了吧,明天就要參加音樂盛典,來得及么?”
“沒事,一百多公里,個把小時就到了,晚上請少馬爺吃個飯,然后就回去。”沈放跟她說道。
“好吧,你做決定。”
前兩天秦墨涵一直在排練,沈放也被李紹紅安排了工作,幫助白憶亭幾人熟悉電影中的音樂排練。沈放一直就就有機會沒聯系他。今天早上沈放跟老太太打電話沒多久,就接到一個津門口音的電話,告訴他少馬爺下午在“名流茶館”有演出,如果有時間可以前來一敘。
“名流茶館”,始建于1991年。是改革開放茶館行業復蘇以來津門第一家具有傳統民俗特征和舉辦民間演出性質的茶館。
“生旦凈末丑巧扮萬象世界、說學逗唱妙論百味人生。”在茶館牌匾兩側的立柱上有一幅對聯,沈放跟秦墨涵說道:“據說這是馬山立老先生親自題寫,真是道盡相聲門的精髓呀。”
“為嘛據說呀,介就是馬爺題的。”沈放的話讓旁邊這位津門人不樂意了:“在咱們津門,誰不知道這是馬爺的字,在這整整杵了二十多年了。”
“失禮、失禮,您別見怪。”沈放拱手致歉。津門人在相聲界的自豪感是與生俱來的,不論現在向文社的何向東多火,在津門都認為他是半道出家。津門人講究門派輩分、傳承有序。
“二位,對不起您咧,今天下午滿座,要不您請晚場。”一進門,一名工作人員就將帶著墨鏡的沈放和秦墨涵幾人給攔住。
“他怎么能進?”沈放指著剛剛在門口搭話的男子問道,剛剛這個人直接跟工作人員說了一聲“您辛苦。”就進去了。
“他是演員。”工作人員說道:“相聲演員進門不用買票。”
“嚯,聽相聲也能走后門呀。”沈放開口逗道。
“這您就不懂了吧,同行過來聽相聲不會占正座,搬個小板凳在一邊聽。如果買票來聽,如果不是外行,就是來砸場子,這叫刨活。”
秦墨涵扯了一下沈放的袖子,兩人被阻攔在這里,旁邊已經有些人在圍觀,沈放跟工作人員說道:“好吧,我是來找少馬爺的,一位叫趙玉明的師傅打電話約得我。”說完沈放將自己的墨鏡摘了下來。
沈放現在的知名度一點都不比王曉叢差,工作人員一看沈放就認了出來:“沈少您好,趙老師已經囑咐過了,我帶您幾位上去。”說完他跟旁邊的另一位交代了一下,然后帶著沈放秦墨涵幾人進入茶館。
茶館不大,也就六七排座,都是雙人小桌,已經全部坐滿,二樓還有一圈卡座,依欄而設,也坐滿了觀眾,一個個趴在護欄上聽著前方小舞臺上的兩位演員表演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