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位于鮑家街的音樂學院家屬區,沈放先將從杭城帶回的禮物送給師母。然后跟師傅金海林一起來到他的書房說起來意:“我前一段時間和墨涵在鄉下避暑,有天早上,我被周圍各種聲音所打動,當時有了一些靈感,后來又經過幾天的修改加上在國外一段時間不斷的感悟,我譜寫了一個曲子。”
“鋼琴曲?”金海林對于這個學生的天賦還是很看好的,他的《初夏小夜曲》經過多為鋼琴家的演繹,已經被國際認可,稱為近十年來最好的一首小夜曲。
“不是鋼琴曲。”沈放搖搖頭,然后從自己的包里拿出一沓樂譜遞給金海林:“使用鋼琴沒有辦法表現出其中所有的意境,所以我就在里面添加了小提琴、大提琴和擊打樂器,但是還是沒有辦法完全表達出那種感覺,我想請您幫忙指點一下,是不是加點管樂在里面。”
金海林被他的話嚇了一跳,忍住內心的激動,然后問道:“你說的是你譜寫了一首鋼琴協奏曲?”
沈放點點頭:“嗯,本來我想是以鋼琴為主導,作為鋼琴協奏曲。但是現在看來要改成管弦樂交響曲了。”
看著激動的老師,沈放起身給他到了杯茶,然后在金海林的催促中繼續說道:“整個曲目我給它起名叫“曙光交響曲”,我沒有像傳統交響曲那樣分成四個樂章,我這首曲子一共只有三個樂章,鋼琴聲太激昂,只能作為最后一個樂章“破曉”的收尾部分,前面第一樂章“微明”我想要使用小提琴、單簧管、圓號為主導;其后的“黑暗”需要使用到長笛和小號。不同的聲音一起才能表現出其中的意境。”
“我先來看看。”金海林拿起樂譜,這是一份總譜,里面清晰記錄著整個交響曲的節奏,后面是分類節奏譜,弦樂,木管,銅管,打擊樂和鋼琴都在其中,每一類聲部又標明了高,中,次中和低音部的節奏,就連樂曲片段轉換的節點都標注的一清二楚。而分部曲目中,鋼琴部的曲目最完善,其次是弦樂部與打擊樂部,只有管樂部分還有一些空白部分。
前后看了大概半個多小時,金海林合上樂譜,對著沈放說道:“我看了一下,旋律節奏都很不錯,已經算是一部很成熟的交響曲樂章。若是能夠擴展到四個樂章,那將會是一部完整的古典交響曲,你是否能夠在修整一下,將它完善起來。”
“老師,雖然整個旋律都在我的腦海里,但是管樂我實在是不熟,里面的長笛、單簧管和薩克斯我還能譜出來,但是長號、圓號和小號我就麻了爪了,所以才到您這里尋求幫助。”
金海林審視了一下沈放:“你可知道這套曲目代表著什么含義?華夏已經多年都沒有出過一部完整的交響曲了。就算成名的也只有《黃河》《紅旗頌》《良宵》《長征》這些主旋律為主的大型交響曲。而你這首偏向于古典風格的《曙光》,很貼合世界主流音樂。如果可以,我建議你自己獨立把它完成,這畢竟是一個可能會流傳于世的杰作,對你以后在音樂界的名聲大有益處。”
沈放站起來給金海林鞠了一躬:“老師,對我來說,名聲遠遠沒有作品的質量重要。我知道您是為了我好,但是我還是希望您能夠幫我把這個曲目盡善盡美的呈現出來。這個曲目我可以將其中一部分署名權分享給學院,用以回饋學院多年以來對我的支持于教誨。”
“你說的是真的?”金海林一下從沙發上站了起來,盯著沈放問道,看到對方點頭,興奮的大笑道:“好!好!你等等,我馬上給你聯系于峰院長,讓他親自過來給你調配人手協助你來譜曲,爭取將這首曲子作為我們建校65周年的獻禮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