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前兩章是番外,這章接第七十五章情節。
趕到音樂學院,院長于峰、院黨高官章敏以及已經退休的老院長金海林都在大禮堂等候。
“老師,您好。”沈放先是跟老師金海林打個招呼,然后又跟學院的領導班子成員問候。
“沈總……”院黨高官章敏在金海林身后對沈放招呼道。
沈放急忙擺手說道:“不敢,章書記,您還是和各位老師一起叫我沈放,來到這里,我就是一名音樂學院的學生。”
“好的,我們就叫你沈放。”雖然被沈放打斷,但是章敏并沒有不高興,沈放的話讓他更加感到了尊重。章敏續說道:“你的這首《曙光》我們提供了小樣給中央,已經得到了華夏宣傳部的認可,一致認為這是一首表現國家在沖破黑暗迎接光明時刻的優美樂章,是這次建國六十五周年不可多得的獻禮。所以咱們學院將全力配合你,一定要在國慶當天呈現給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并且在隨后的國慶假期里獻給所有國人。”
章敏和于峰不同,于峰屬于音樂學院畢業,學習的也是指揮系,所以他是站在音樂層面來欣賞這段交響樂,認為這是一首優秀的古典交響樂,所以才提出用于建校六十五周年的賀禮。而章敏以前是華夏宣傳部領導,長期從事與黨和國家宣傳工作,雖然他不屬于音樂系統人士,對于音樂的素養僅止于欣賞,但是他能站到更高的層面來解讀這件事。
《曙光》是沈放在鄉下有感于日出黎明前的破曉,被當時各種自然之聲感悟所得。如果說理解為沖破黑暗迎接光明也算是貼切。但是這樣的話,這首相對古典風格的交響曲在原有的三個樂章里就要增加一個樂章,里面就需要用到相對激昂鋼琴、大鼓甚至軍號等樂器。
在跟幾位學校領導寒暄以后,沈放就和于峰以及金海林以及幾個主要院系教授,進行探討新增加的這個樂章如何表現。關于譜曲沈放比較擅長,因為整首交響樂的旋律都在他的腦海里,但是如何用各種樂器將這些旋律表現出來,新增加的樂章如何能夠表現進去,這就是需要指揮系教授于峰院長來進行協助了。
經過一天的磨合,整個交響樂的總譜、分類樂譜、節奏譜全部譜寫完成。現在四個樂章分別是《微明》、《黑暗》、《破曉》、《黎明》。最后頭腦發脹、疲憊不堪的沈放沒有回四合院,直接留宿在音樂學院的金教授家里。
“小燁,有七八年沒有在我們家里歇了吧。”師母幫他把客房整理好,一臉慈愛的看著他。
“八年了,我大三以后就沒在您這里住過。”沈放對著師母說道:“當時比較年少不懂事,總是想著自己獨立,辜負了老師的厚愛呀。”
“哪里,你不知道你讓老金感到多自豪。”師母沒管客廳里金海林的咳嗽聲,對著沈放夸贊道:“現在老金是整天把你掛在嘴邊,就連早上遛彎碰到老趙他們都會找機會夸你兩句。說這么多年,教了這么多學生,也就是屬你最成才。”
“呵呵,下次我碰到陳灑師哥他們,我就嘚瑟一下。”沈放看著師母還想夸他,有些不好意思,急忙拿著準備好的衣服前去洗漱、沐浴。
躺在這張自己曾經睡過兩年多的木板床上,沈放有些恍惚,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前。那時候應該是沈放最孤獨失落的時候,父母離異、楊阿婆回滬上養老,剛剛考上音樂學院的沈放不知道該如何走下去。
當時的沈放是沉默寡言,除了音樂就是圖書館,一個宿舍五名同學,住了半年沈放居然連他們叫什么都不知道。學校老師都對這個孤獨憂郁的學生無比的擔憂,最后在寒假開學后,金海林把沈放領到家里,給他辦理了走讀,慢慢的才讓他不至于一直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
“我想你了。”手機傳來的來電提示音,將他從十年前的回憶里拉了回來,接通手機對面傳來的第一句話就是簡單而又火熱。
“我也想你了。”沈放說道:“吃飯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