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新召開的董事會上,米國思睿科技宣布拿到75%的股權授權,將會開啟從灣灣證券交易所退市流程。對所有股東發起收購要約,大量抱有悲觀態度的股東和股民對聯發科也是去信心,直接將股權出售。只有聯發科的CEO蔡明杰還在積極聯系各個股東,希望可以掙扎一番。
作為本次操盤的負責人漢森·威廉姆斯,直接與蔡明杰進行私下溝通。承諾保留原管理層期權分紅及研發團隊的期權激勵,蔡明杰繼續擔任聯發科的CEO,保留原有6%股權。而且這次退市只是是為了進行資產重組,因為思睿公司將會有大動作,整合以后聯發科將會重新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那時將會是一個新的開始。
蔡明杰考慮兩天,回復漢森·威廉姆斯,他被思睿科技的下一步投資計劃所打動。表示接受思睿科技的收購要約,并且會協助思睿科技說服管理層和研發團隊,為下一步在華夏建廠做好準備。
在下一步計劃中,思睿公司將會與華夏野狐貍投資公司進行合作,在杭城建設12寸晶圓廠,加上思睿公司自有的4G芯片授權,為聯發科補上了最后一塊短板,以后聯發科將會從芯片設計、生產、封裝一體化。
目前世界上的半導體企業,尤其是手機芯片企業方面基本分為兩類,一類是高通、三星、英特爾這樣的芯片企業,自身有手機芯片設計能力,而且還有自己的生產設備,時不時的會根據市場發展來推出自己的手機芯片,始終保持業內領先地位。
另一類則是像蘋果、華威、聯發科這樣,根據ARM架構設計自己的手機芯片,優化手機芯片性能,然后委托臺積電、三星、東芝、高通這樣的半導體企業進行生產。
后者的好處就是,不需要將大量的資金投資在半導體工廠,只需要進行設計開發即可。但是這也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高端芯片的產能不足,就算你設計出來,無法進行量產,還是會讓你的大量前期投資無法得到盡快回籠。
只有蘋果公司可以憑借著自己強大的市場優勢,能夠從臺積電獲得大量高端芯片訂單,華威也可以憑借著自家產品優勢從臺積電獲得部分訂單。
而聯發科則相對比較苦逼,盡管同屬灣灣企業,但是臺積電對他們沒有任何優惠。而且聯發科每個芯片的推出,都要先把自身的產品推廣出去,根據手機廠商的訂單才能向臺積電預訂產能。這就存在一個時間差的問題,所以聯發科許多高端產品給人感覺始終要慢蘋果、高通和華威一代。
現在聯發科有了自己晶圓廠和最先進的光刻機設備,將摒棄了臺積電的產能原因而對自己造成的制約,也可以加速自己的芯片研發升級,重拾自己的市場份額。
而沈放針對聯發科的收購,除了作為打頭陣的思睿公司外,其余的股份操作全都分布在不同的海外投資機構手中,這些投資機構又被一家注冊在開曼群島的一家名為英克(ink)基金所控制。
這是沈放為了逃避《瓦森納協定》而注冊的一家離岸公司,這家公司是一家對沖基金,只是進行投資,而不會干涉實體業務,而明面上的思睿科技已經可以代表他完成一系列的布局。
在完成聯發科的收購以后,思睿科技公司和野狐貍投資公司共同在杭城成立一家思睿半導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做為合資企業,米國思睿科技持股51%,野狐貍投資公司持股49%。
而這家新成立的半導體公司,總投資額將會高達20億美元。建造一家12英寸晶圓廠,明年六月份將會正式投產,月產能為5萬片晶圓,憑借著野狐貍投資公司在阿麥斯的訂單,聯發科將直接跳過16納米和14納米,爭取領先高通和蘋果提前一步推出10納米手機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