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州八大碗,源于流水席,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多出現在農村婚喪嫁娶等重要場合,菜品雖有不同,但基本保持八種,每種菜肴都以粗瓷大碗盛放,以顯示菜品量足和主人待客標準之高,因而得名“八大碗”。經過數百年的磨合,臨州八大碗菜單基本固定,即大碗三黃雞,大碗黃魚,大碗肘子,大碗米粉肉,大碗扣肉,大碗松肉和大碗排骨。延續到現在,八大碗又有了粗細之分,高檔次的稱為“粗八大碗”,即炒青蝦仁,燴雞絲,全燉蛋羹蟹黃,海參丸子,元寶肉,清湯雞,拆燴雞和家常燒鯉魚。“細八大碗”即熘魚片,燴蝦仁,全家福,桂花魚骨,燴魚骨,川肉絲,川大丸子和松肉。
徐舟家的宴席,采用最傳統的八大碗為主菜,輔以海鮮和當地特色小菜。規格是十里八鄉最高的,一桌子下來成本不低于2000元。
如果是按照石樓鎮本地的禮金標準,鄰里鄉親份子錢是200,一桌子10個人,僅僅只夠這一桌菜肴的本錢。
但徐舟和父親徐寶城是一類人,既然辦了,就別扣扣索索,偷工減料的,讓人背后指指戳戳說閑話。尤其是現在家里又不差錢,更要不惜成本,做到最好。
徐寶國家三個閨女出嫁,每一次都讓人背后戳脊梁骨,收禮金挺積極,但飯菜做的那叫一個差。他們家絕不干這樣的齷齪事兒。
辦喜宴,純粹就是請親朋好友過來賀賀,又不是開飯館,你還想著盈利呢?
菜肴上來之后,常歡等人贊不絕口,尤其是羅誠和齊斌,兩個人喜歡上了一盤名叫“蘋果拔絲”的小甜品,兩個人爭搶著,一會兒就光盤了。
坐在這種蒙古包似地帳篷里,欣賞窗外銀杏湖的煙波浩渺,喝著本地出產的高品質糧食酒,品著帶有濃重地方特色的“八大碗”,一群年輕人吃吃喝喝聊聊,開心到飛起。
尤其是席間還有大明星貝瑾珊作陪,這可是他們平時絕對沒有的待遇。徐亭這個小姑娘是今天的主咖,大家紛紛向她祝賀,開心之余,她也喝了幾杯白酒。
縣鎮一級的領導來訪,徐舟自然是知道的。作為主人,席間他也過去敬了幾杯酒,并且把常歡帶過去和領導們見了個面。當聽說常歡想來銀杏湖投資游艇項目,縣委一號領導當即拍板,這件事立刻進入落實的程序,并且承諾,只要不違反法律法規,不損害人民的利益,能開綠燈的,絕對開綠燈。
當然,領導們也委婉地提出了想請徐舟和貝瑾珊作為銀杏湖旅游區形象大使的建議,徐舟本人沒有反對。這種事又不違反他的原則,而且對家鄉有好處,他沒理由拒絕。至于貝瑾珊,徐舟則推托說要征求她本人的意見。
他知道,只要自己提出來,貝瑾珊肯定會同意。因為她對他有一種報恩的心態。但他并不愿意讓她來做這種事,畢竟這不是貝瑾珊的家鄉,人家沒有這樣的義務。為西街村捐款修路,她已經仁至義盡了。
領導們其實也不指望貝瑾珊會答應,漫天要價落地還錢嘛,只要徐舟答應,就達到了他們此行的目的。從此以后,淮海縣也有自己的名人了,只要銀杏湖景區打開市場,本地經濟將迎來騰飛的良機,那么,距離大家“撤縣建市”的夢想,也就不遠了。
屆時,淮海縣變成淮海市,或者淮州市,這是所有人都喜聞樂見的。
縣里面對徐舟愈發重視,這個年輕人,潛龍在淵,一飛沖天。剛見第一面,就給景區帶來一個合作項目,而且自己愿意擔任景區形象大使,這分明就是淮海縣的寶啊。言談之中,一號領導再三叮囑石樓鎮的干部,要多關心徐舟家的生產和生活,只要他們家需要幫助,絕對要不遺余力。對于一心為群眾做貢獻的個人和家庭,絕對不能虧待了人家。
而且淮海縣一號與二號兩位領導,直接和徐舟交換了私人手機號碼,叮囑他有什么事可以直接和本人聯系,不需要通過秘書。這個信號就很明顯了。
飯桌上的個個都是人精,何嘗不明白這對徐寶城家意味著什么。以后,只要他們不違法不犯罪,基本就可以在淮海縣橫著走,沒人敢輕易招惹他們。
淮海縣的一號和二號大佬,就是徐家背后的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