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妹妹一個人和媽媽膩歪,徐舟就回房了。
他開始寫關于共享單車的商業計劃書,以前他也沒寫過這種東西,在網上找了一些標準模板,研究了一番,找到竅門之后,才開始動手寫。
因為系統內有這個項目成功和失敗的案例,以及最后實操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所以徐舟這個計劃書做得非常詳細,包括市場需求,市場前景,核心技術,盈利模式,后期的管理和維護,實際操作過程中會遇到什么樣的問題,該如何解決,以及將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什么樣的好處,都分析地頭頭是道。
承諾是兩天完成,其實用了一個晚上,徐舟就把計劃書做出來了。
第二天徐舟拿著計劃書去找林牧青,林牧青看完之后,美目之中異彩連連,不吝溢美之詞。她并沒有去找創業指導辦的人,而是直接把徐舟帶到了傳媒學院的院長吳敬堯面前。
吳敬堯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衣著考究,氣質很儒雅,一舉一動都有種高級知識分子的斯文范兒,讓人心生敬仰。
見到徐舟,也沒有擺院長的架子,而是很親切地和他開了幾句得體的玩笑。林牧青簡單說明了來意,然后把那個商業計劃書給吳敬堯看。吳敬堯顯然對林牧青很器重,既然是她推薦來的學生,吳敬堯也很重視,認真地把商業計劃書看了一遍。
“徐舟同學,這是你寫的?”吳敬堯坐直了身軀。
如果說一開始純粹是看在林牧青的面子上,那么現在,他是真的開始重視徐舟這個學生了。
“是的,吳院長,我花了一個晚上才寫出來的。”徐舟老老實實地回答。
吳敬堯和林牧青對視了一眼,都能從對方眼神中看到震驚。
一個晚上搞出來這么詳細且有價值的商業計劃書,這個孩子絕對是個天才。
“孩子,你需要我們為你做些什么嗎?”吳敬堯態度非常誠懇。即便他不是很懂商業,也能看出這個項目的巨大價值。
“這個項目的關鍵,在于第三方支付平臺,想要做成這個平臺,必須要得到人行的批準,取得他們的支付許可牌照。這件事,只能依靠學院提供幫助了。”徐舟也沒有客氣,直接說出了困難。他只是一個學生而已,如果他以個人的名義去和人行談合作,估計連大門都進不去。
“好,我有幾個學生目前在人行擔任高管,這件事我可以幫你運作。”吳敬堯正色道:“我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這個項目對外要以K大傳媒學院推出的重點創業項目來宣傳,你沒有意見吧?”
“當然可以,您不說我也打算這么做的,沒有吳院長您的指導與幫助,這個項目也不可能成功上馬。”徐舟微笑道:“我本來就是傳媒學院的在讀學生,以傳媒學院的名義宣傳,實至名歸。”
他內心清楚,吳院長想要的只是名而已。如果這個項目大獲成功,這對于院長來說就是一張鍍金的名片,對他的仕途大有幫助。
否則他為什么要動用自己的人脈幫忙呢?
于人有利,于己無害,何樂而不為?
雙方很愉快地達成了協議,吳敬堯聯系了在人行工作的學生,他們都表示愿意幫忙。這種事情又不違反規定,他們出手,只是讓程序更快捷,更容易。
吳敬堯把商業計劃書留在他那里,由他來跟學校創業指導辦的領導談,肯定能要來更多的優惠條件。這一點徐舟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