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叻。”趙元凱點頭應允,這些天他們團隊加班加點,總算是把共享單車app試用版做出來了,而且徐舟也讓他過去和廖廠長配合了一下,如果沒有他的配合,廖廠長做出來的單車也是沒法用的。
只見趙元凱取出手機,打開試用版的app,然后點開掃碼鍵,把攝像頭對準單車上的二維碼掃了一下,原本鎖著的的車鎖就自動彈開了。
這個騷操作直接讓現場眾人目瞪口呆。尼瑪,用手機掃碼就能開車鎖?這是怎么做到的?
他們覺得這已經很流批了,沒想到僅僅只是開始。趙元凱騎著車子,圍著瑞湖轉了一圈,回到原點之后,直接手動鎖上車鎖,然后app就顯示這段行程結束。而且頁面上顯示了途經的路線,一共騎了多少里程,消耗了多少卡路里,甚至還有一個低碳出行次數的記錄,次數多了,會累加綠色數值,數值越高,以后騎行價格就越便宜,而且還會有不定期的抽獎活動。
“元凱學長,這車子還能記路線算里程啊?”馬群忍不住問。
這也是大家想問的問題。
“是的,”趙元凱把app演示給大家看,“你們瞧,打開app后,系統就會顯示附近哪里有車,騎行的時候,會顯示沿途的路線,這都是定位系統在起作用。有的同學開始肯定會有這個疑問,這么漂亮的車,放出去會不會被小偷盯上。現在這個問題就不需要擔心了,每一輛車上都裝有定位芯片,只要小偷不是把它弄到火星上,我們就能找到。”
“啪啪啪啪……”眾人熱烈地鼓掌。這個確實厲害炸了,有這個技術,單車隨便放到哪里都可以,只要你需要,隨手掏出手機掃碼騎走,到達目的地后鎖上即可。如果是自己的車子,還要擔心如何存放,會不會被偷,這個就完全不用擔心。
太方便了,太快捷了,原來這就是“共享”概念啊。
“哇塞,元凱學長,你們軟件工程系這么厲害嗎?”鄭佳豪忍不住問道。
“不,提供架構和核心代碼的是徐舟學弟,這種天才般的創意和技術完全是拜他所賜,我們也只是往骨架里填點肉而已,做的是最簡單的工作。”趙元凱不敢居功,坦白講,他現在覺得徐舟簡直是高山仰止般的存在,人家可是個文科生啊,怎么能搞出來這種驚世駭俗的程序?
大家看著徐舟的眼神都變了。
拜托啊大哥,你能不能不要開這么大掛了,這顯得同齡的我們是多么廢柴啊。
大家都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出來的,憑什么你的腰間盤這么突出啊。
“徐舟同學,能給我們講講其中的原理嗎?”吳敬堯愈發興致勃勃,盡管他早就看過徐舟的商業計劃書,但是看到他真的能讓計劃照進現實,還是覺得很不可思議。
由于這其中涉及的技術很復雜,所以徐舟也只是簡單給他們講了講物聯網模塊的應用,這個技術是如何把單車,車控終端,云端平臺和手機app結合在一起的,大家聽得云里霧里,最后腦子里只有兩個字:牛逼!甭管懂不懂吧,總之都能Get到其中的神奇之處,畢竟他們親眼見證了趙元凱的演示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