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個采礦機器人走完,飛船巨大的艙門,開始閉合。
“吭哧,吭哧”
只見廖正,穿著一身輕裝機甲,來到葉天面前,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葉少,500名士兵,已經全部穿好輕裝機甲準備出去散步,按你的要求,100棵樹,也準備在我們飛船周圍種下,我也準備出去走走,你呢,要不要一起?”
既然都來到了這里,哪里還有不去的道理,葉天立刻也讓人拿了一套輕裝機甲,直接穿上,和一群士兵下了飛船。
第一次踏入水藍星之外的星球,給葉天的新鮮感還是很足的,這引力只有水藍星六分之一的星球,給葉天一種隨時能騰飛的感覺,他只要隨便一蹦,便可跳個七八米,而且還能輕輕落下,根本不需要擔心會摔死。
雖然現在他所在的位子,在月球背面,屬于夜半球,但在飛船巨大的探射燈下,方圓數千米,都亮如白晝,倒是不影響大家的行動。
乘這個機會,葉天仔細的觀察了一番這個星球表面的地貌。
視野之內,只見大量分布著由暗色的火山噴出的玄武巖熔巖流充填的巨大撞擊坑,形成了廣闊的平原。
在來之前,葉天對這里,自然有過一定了解,這樣的地貌,被水藍星的科學家們,稱之為“月海”
實際上,“月海”中一滴水也沒有。
而月海的外圍和月海之間夾雜著明亮的、古老的斜長巖高地和顯目的撞擊坑。它是天空中除太陽之外最亮的天體,盡管它呈現非常明亮的白色,但其表面實際很暗,反射率僅略高于舊瀝青。
雖然,在輕裝機甲之中,葉天無法感受到外界的溫度,但飛船上,他早就留意過,此時,這月球表面的溫度,低的令人發指。
零下183度!這樣的溫度,根本沒有人類能夠生存的了。
在沒有光亮的月球面,是極寒帶,有陽光的另一面,則是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極熱帶,溫度至少達到了120多度。
在這樣真空,沒有大氣層的星球中,是不會有導熱性存在的。就拿一塊石頭來說,有光的面和背光面,溫度就是兩個極端。
“葉少!這太神奇了,這些樹,在溫度這么低的地方,他們還不見有任何枯萎,那樹葉,還嫩綠嫩綠的,這簡直就是個奇跡啊,而且我還有一個非常令人震驚的發現,在種下樹后,我發現每棵樹得周圍,氧含量,還有空氣指數,明顯和那些真空帶不同,我用空氣測試儀試過,保守估算,最多兩天,這100棵樹所在的區域,氧氣指數,就可以達到我們呼吸的標準線,也就是說,2天后,我們的輕裝機甲,不需要帶著供氧機,就能夠正常呼吸。如果,我們再在這片樹林,置放一個氦核多維度能量防御發生器,開啟防護罩,隔離外部的溫度,在空氣改善后,內部溫度也會慢慢恢復到正常水平,我們也就很快能在其中正常生活……”
說話的,是隨飛船一同前來的植物學專家,也是生物學研究部的副部長田慶涌。此時,他的呼吸都是無比急促,可見心情有多激動。
葉天也是滿意的笑了笑,心中小小的有些激動:“再等兩天看看吧,如果它們真能如你所說,能夠適應這里,我們就準備在這附近先建造一座自己的基地。”
田慶涌的聲音,幾乎帶著一股子迷之自信,似乎還有著一種孤注一擲的心態:“我相信可以的,能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還能堅持這么久,它們不會讓我失望的。我必須相信它們可以!如果,它們成功了,也就意味著,我們就可以在另一個星球上,有了立足之地,這絕對是人類史上史無前例的一個重大突破啊。”
其實要說對這些樹的適應能力,最了解的,還是葉天自己。原本,在水藍星,這些被他取走了機械果實的賽星樹,他都沒有再花精力去給他們施金屬肥,知道了他們只能長一次機械果實后,他基本上,就是一種放養的心態,但好在,這些樹的生命力很強,只要地下還有礦物元素,或者是金屬供他們吸收,他們似乎就能繼續存活下去。
至于說水,他們好像根本就不需要。
葉天其實有試過,他們的樹干之中有液狀物體,但那并不是水……而更像一種不可燃性的油性物質,就是這種神奇的油性物幾乎能夠稀釋消化一切外部微量元素并納為己用,從而提升他們對外界的適應能力。
理論上來講,就是只要有土的地方,種上他們,他們就都能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