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這邊不多說了,說正事。”
說著,雷軍望向方年:“方總對順為資本的投資傾向是什么想法?”
聞言,方年從公文包中掏出溫葉整理的資料,不慌不忙的翻看了片刻,遞給雷軍。
“這是我的秘書整理出來的國產廠商。”
“從我提議成立一家資本機構,我的想法一直都沒變過。”
說到這里,方年略作停頓。
“因為‘女媧’的因素,前沿不會直接介入主流手機生產銷售行業,這也讓我更堅定了做好順為資本的心思。”
“智能手機行業我很看好,供應鏈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我可以不做,但不應該放過投資的機會。”
最后,方年強調道:“對小米來說,如果目標是成為一家大企業,就必須要在供應鏈上有話語權。”
話語權這東西其實蠻簡單,可控的可選項越多,話語權就越大。
就這么簡單。
方年的意思也很簡單,現在就是去投資未來的一個備選項。
就算小米沒成功,智能手機不會消失,一樣會獲益。
至于為什么是國產。
多新鮮吶。
花那么多錢去給外國佬送成長祝福?
腦子有坑了就。
聽方年說完,雷軍也翻完了溫葉整理的資料。
上面有京東方,以及在鵬城才成立還在建廠的華星光電等面板大廠。
比如在連接器這方面做得很出色的立訊精密,馬上上市。
也有一些完全不知名的小廠,比如在立訊精密旗下瑟瑟發抖的聯滔科技。
等等等等。
合上資料,雷軍嘴上嘖嘖稱奇:“你這個秘書很強啊,資料整理得很清晰,整個國內手機產業鏈的情況一目了然。”
“這都算是大數據分析了吧。”
方年擺擺手,笑道:“談不上,還是傳統手段,不過是人多力量大。”
“國產部分領域的情況還不錯。”見方年沒有深談大數據的意思,雷軍便笑著轉回了正題。
“10個億資金說多也不多,得有個規劃。”
“這樣,我們這個投資計劃就叫PnB吧。”
方年欣然點頭:“沒問題,我們簡單確定一下大方向的事務就行。”
接著方年開誠布公道:“因為資金的關系,我個人傾向于多投資扶持一些有技術積累的小企業,廣撒網,再系統篩選。”
“哦?”雷軍有點意外,“為什么不投現成的廠商?”
方年解釋道:“這些廠商的產品現在都不足以被小米選擇,已經是很不理想的狀態了。”
“從發展的角度來說,船小好調頭。”
雷軍稍作沉吟,道:“是不是可以中和一下,基金畢竟是需要盈利的,小公司的回報周期不會太理想。”
“我沒意見。”方年笑道。
“有了收益才好擴大順為資本的基金規模。”
雷軍深以為然:“去了東瀛,正式見過了硬件行業的深水以后,我才知道什么叫做實業重資產,10個億不夠看。”
“拿出點成績來,才好繼續下去。”
方年心平氣和道:“實業領域一般發展慢,哪怕是電子產品,今年投下去,起碼兩三年功夫才有成果,那時候怎么也得是智能手機大爆炸時代。”
“所以我對方總的長遠目光佩服至極。”雷軍笑著道。
方年笑而不語。
用比較簡單的形容詞來說,這就是方年的商業格局。
小米進軍智能手機行業,如果做大做強,那么方年血賺。
順為資本去提前投資國內一些硬件廠商,智能手機時代到來,需求必然大,方年還是血賺。
用新潮的話來說,在這兩家公司占股比上,雷軍可能血賺,但方年永遠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