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寧三人也沒有走開,一直留在外面,也在研究他們的東西。
科研工作者,一旦工作起來,那幾乎都是廢寢忘食的,根本沒有所謂的時間觀念。
看到秦川和楊穎走出來,三人都是站了起來。
“秦先生,完成了?”楊寧問道。
秦川點了點頭,道:“算是完成了大半吧。因為剛才我只是通過數據來進行分析和改良,沒有親自自己去實驗,所以,在一些關鍵的問題上,我只能先空著,等我親自去檢測和記錄之后,才能完全確定下來。”
“當然,衛星通訊方面,那些已經非常明顯的問題,我都寫出了改良方案。按照我上面的改的話,應該可以將這些問題全部解決掉。同時,我也在后面的整套系統上,編寫了新的一套更新系統,你們看完后,決不決定用,看你們的意思,畢竟,我只是提供參考。”
“然后是雷達這邊。這款雷達不能制導(利用雷達技術讓導彈進行追蹤),這個問題,我已經解決。不過,我也不知道以目前咱們國家的技術能不能達到。所以,我弄了幾套方案,看能不能行。實在不行,我們只能從技術上面上手,咱們在工程材料和設備上,進行更新。這個后面你們帶我去看看生產設備,我就知道該怎么弄了。”
“同時,這款雷達之前的探測距離是300公里,改良過后,應該可以達到600公里。后面,如果技術跟得上的話,實現一千公里都不是問題。”
當秦川說完之后,不僅楊寧三人目瞪口呆。
就連周邊的那些工作人員,也都是徹底了懵逼了。
他剛才說什么?
衛星方面的問題漏洞,全部解決了?
還有雷達,他們花費了多少精力、物力和人力來攻克制導問題,都沒有成功。
甚至說,連一個像樣的方案,都沒有。
畢竟,能夠精確的探測出敵隱形戰機的雷達,很難再做到,應用在導彈上,進行遠程射擊。
當然,這樣的雷達技術,在米國和戰斗民族這邊,人家早在十幾年前,就達到了這個技術水平,擁有了這方面頂尖的雷達技術。
華夏這邊,就是想要研究出一款,能夠跟米國和戰斗民族相比肩的對付隱形戰機的制導雷達出來。
可惜,實在是技術和人才方面有限,他們花了很長時間,都沒有研究成功。
可現在,秦川只是花了一個早上和下午極速翻看他們這些實驗數據資料的時間,就已經將其這個難題給攻克了,怎么能不讓他們震撼?
而且,不僅攻克了制導問題,還延長了一倍監測掃描距離?
還說甚至可以達到1000公里以上。
要知道,目前華夏這邊,沒有對隱形戰機監測能力,沒有制導能力的最強的雷達的監測距離,也不過是一千多公里而已!
即便是米國和戰斗民族,都做不到,集檢測出隱形戰機、制導能力,距離達到一千公里以上的!
如果秦川真的能解決這個歷史性的巨大難題,毫無疑問,這款YLC-8B雷達,必然能一躍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雷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