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格的分析也是有理有據,令人不得不心生動搖。
為了天玄帝國兢兢業業奉獻了近百年的一代賢臣王華,是不是真的如莫輕狂所說的,是敵國潛伏在天玄的奸細呢?
傅卿的眉頭已經深深皺起,對于自己這位同年的文試狀元的頭腦,他是極有信心的。
花格平日里行為放蕩不羈,同樣的,他的思維方式也與常人不同,所以會從很多奇特的角度思考問題。
他對于這次事件的分析絲絲入扣,除了沒有拿到確鑿的證據,基本可以將幕后主使的身份直接指向王華本人。
而對于另一個有嫌疑的對象,兵部尚書李正,反而沒有那么大的嫌疑了。
按照花格的話來說,李正有這么大的膽子,但是沒這么聰明。
初次聽聞宰相王華可能通敵消息的寒煙兒幾乎整個腦子都是空的。
在莫輕狂昏迷的這段時間里,她想了很多,想過是元劍宗的報復,想過是敵國的計劃,甚至也幾乎聯想到李昂家禍水東引的可能。
唯獨沒有想到,居然會是百年來為天玄帝國鞠躬盡瘁,兩袖清風受盡國民愛戴的丞相王華!
按照花格的說法,王華這位在天玄帝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地位幾乎與國子監校長齊平的百官之首,居然會是敵國的奸細!
這是多么驚人驚恐的事情?
女帝陛下修為高絕,但一心鉆研武道,幾乎不理朝政。
天玄帝國的一應事宜,幾乎都由這位疑似敵國奸細的王華王相一言而決。
可以說,王華擔任宰相的這近百年里,整個天玄帝國一應大小事宜,幾乎都在敵國的眼皮底下!
從民生,政治,軍隊的布防等等國策,都會像透明的一般,呈現在敵國君主的案頭。
殿內的氣氛有些凝重,良久都沒有人說一句話。
好一會兒,鄭韜突然踏前一步,鄭重道:“陛下!臣請旨拿下王華一門!”
花格的分析已經將王華披上了一層奸細的外衣,只是沒有真憑實據,誰也不敢就這樣去提審一位萬眾愛戴的帝國宰相!
因此沒有任何人敢開口,說要捉拿王華取證。
這個時候,一心為公的鄭韜站了出來。
他知道,陛下也在猶豫,是否要提審王華查明真相。
此事牽連太大!王華宰執天玄多年,門生故吏遍布天下,民間風評也非常之好。
貿然緝拿提審王華,牽一發而動全身,很可能會引起天玄朝局的動蕩。
萬一分析失誤,后果更是不堪設想!
朝廷百官離心離德不說,無數民眾也將對錯拿好人的天玄帝國失去信任。
這個責任,一定要有人來負!鄭韜便是那個有著舍我其誰氣魄的人!
“鄭卿,你……”女帝有些語塞,她確實對此十分猶豫,那可是她信任多年,將軍國大事盡皆托付的閑相啊!
但花格細致入微的分析征服的在場所有人,包括莫輕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