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緒既起,周辰也不丹閣遲疑什么,他當即便催動星圖至寶,將一面通體晶瑩潔白的玉碑送入了未知的大千世界之內。
與此同時,那玉碑之上更是有周辰分化出來的一縷神念。
……
大周立朝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六十余年。
中土神洲歷經戰火、朝代更迭的中古時代,直到此時,方才迎來一段漫長的和平發展時期。
時至今日,大周朝士子過千萬,耕地萬萬畝,國富民安。
甚至就連販夫走卒都能穿絲綢長衫,躡綿緞步履,乃是真正的富庶之國,文明之邦。
文以安邦,武以治國!
大周朝坐擁中土神洲,周鄰蠻荒、莽荒、狄荒、夷荒以及海外瀛荒,可謂強敵林立。
立朝一千二百六十余年,武備不斷,常備軍力,一千六百余萬!武力之強盛,可見一斑!
一千多年的兵烽戰火之中,大周朝也不知誕生了多少豪門世家,王侯將相!
當然,即便大周朝如何的強盛,卻是仍舊無法避免內部的矛盾。
無論在什么世界當中,貴族與平民之間,始終都充斥著不可緩和的沖突。
在偌大的大周朝里面,王侯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家學淵源,最起碼傳承了幾百年的貴族王侯。
另一種則是或以文治、或以武功,從平民當中一步步爬上來的平民王侯。
盡管同為大周朝權要,但貴族侯與平民侯從來都不是一條路上的。
兩者互不交往,彼此淡漠,甚至互相仇視攻訐。
方胤便是因為戰功煊赫,方才被大周朝封為四方侯,成為了平民王侯的領軍人物。
四方侯方胤手握百萬大軍,坐鎮南方荊洲邊陲,鎮壓蠻荒叢林中芒芒的蠻族。
四方侯坐鎮蠻荒八年,手底大軍斬殺的蠻荒異族近千萬,真正的是尸堆成山,血流成河。
蠻荒異族提起四方侯的名字,無一不談虎色變的。
這八年來,有著四方侯方胤坐鎮大周朝南疆邊陲,蠻荒異族不敢深入中土神洲一步。
其兵峰威烈之盛,足可以見得一斑。
方胤膝下有二子,長子方林,天賦絕佳,時年二十歲整,已然達到了‘陣法級’的境界。
在隨忠信侯對北方狄族的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大周朝京都王公子弟第一的名頭,當之無愧。
次子方云,卻是選擇了與父兄截然相反的一條道路——從文。
方云從小就對武道不感興趣,有兄長方林在,父親的武道后繼有人,方云對于習武也就沒有多少動力了。
四方侯府眾人勸說了幾次,看方云意志堅定,也就沒怎么勉強了。
畢竟有著方胤和方林,這樣兩名地位顯赫的父親和兄長,方云幾乎不用怎么努力也是前途一片光明。
服錦衣,飲玉食,出入奴仆從群,這樣的生活變成了方云的日常。
本來這種錦衣玉食的生活,可以一直持續到方云生命的盡頭,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一場橫禍從天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