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將軍,我知道你編練新兵辛苦了,特意帶了些酒肉蔬果前來犒勞大家。”
張信爽朗一笑,上前握住吳國貴的雙手,態度親昵,猶如對待親人一般,令吳國貴心里一暖,投桃報李,態度也變得更加親近起來。
“末將替兄弟們多謝世子爺賞賜了。”吳國貴笑著抱拳道。
“這都是將士們該得的。”
說罷,在吳國貴的安排下,新兵營的各參將、游擊、都司紛紛上前見禮,張信態度親切,架子放的很低,一一上前與眾人握手,每人皆勉勵了幾句。
見到世子這般親切,眾武官們全都眉開眼笑,喜氣洋洋的。
一路進了軍營,張信與李西華頓時暗暗點頭。
昨日看了胡國柱的大營,見識到了老藩兵的紀律嚴明,勇武彪悍,今日進得吳國貴的新兵營,卻又是一番不同的感受。
與老藩兵的勇武彪悍、殺氣滾滾不同。
這座新兵營給張信的第一感受就是很干凈,無論是營帳、拒馬、鍋灶,還是其他一些雜物堆放,全都整潔干凈,齊齊整整,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受。
再看新兵們的操練。
英姿颯爽,生機勃勃,雖沒有老藩兵的彪悍殺氣,卻也紀律嚴明,氣勢如狼,持矛刺殺時,每一聲呼喊都發自肺腑,精神面貌極好。
“吳將軍是能人啊。”張信敬佩的嘆道。
此話一出,吳國貴手下眾校官全都高興笑了,覺得在張信面前露了臉,將來在平西王面前必定更加信重,前途一片大好。
甚至就連氣度儒雅的吳國貴,也不禁抿嘴一笑,抱拳說了一句,“世子爺謬贊了,王爺命我編練新兵,末將只是盡忠職守,克盡本分罷了。”
張信笑著點頭。
“我和父王對吳將軍是頗為倚重的。咱們吳軍賬下,能征善戰的悍將頗多,文武雙全的儒將卻僅此一位。吳將軍,功業未成,仍需努力啊。我和父王很期待你指揮千軍萬馬的一天。”
說著,笑著拍了拍吳國貴的臂膀。
吳國貴聽了,心頭激蕩,不由躬身抱拳道:“末將定不負所望,竭盡全力,編練出一批驍勇善戰的士卒,為王爺和世子效死。”
張信笑了笑,也不多言。
起兵一事事關重大,即使在吳軍陣營里,也只有寥寥幾人知曉,其中包括大姐夫夏國相、第一謀臣方光琛、后勤總管三姐夫郭壯圖。
吳國貴雖是吳三桂心腹大將,但這等密謀也沒有告知他,所以吳國貴聽了暗暗有些疑惑,卻也不敢多問,只是暗暗猜測著。
“難道王爺真有反意?”
思及至此,吳國貴非但沒有害怕,反而暗暗激動興奮,他早就盼望吳三桂起兵了,若能把滿清趕出去,他也能建功立業,青史留名。
和眾多心腹一樣,吳國貴等人追隨效忠的是吳三桂父子,若是吳三桂起兵造反,他們必定生死追隨,征戰沙場,為吳家父子效死。
至于清廷,那是什么玩意?
誰鳥他一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