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當年孝莊皇太后還有意讓孔四貞嫁給順治皇帝。
結果被孔四貞婉拒了,嫁給了孔有德部將孫龍的兒子孫延陵,從此夫妻二人駐守在了桂林。
所以,孔四貞對清廷很忠誠,自吳三桂叛亂的消息傳來,就一直勸說丈夫不要從叛,可孫延陵首鼠兩端,搖擺不定,只是整夜嘆息。
好在,在張信的勸說下,孫延陵終于下了決心。
在康熙十三年(周啟元年)初,殺害了與他平時不和的部將和地方官員王永元,起兵響應。只是對‘廣西郡王’的封賞有所不滿,所以自封為了安遠王。
至此,廣西也燃起戰火!
……
廣西響應了,緊接著就是耿精忠!
康熙十三年(周啟元年)三月,耿精忠在福州響應,殺福建總督范承謨(范文程之子)及幕僚五十余人,派遣心腹接管延平、邵武、福寧、建寧、汀州諸府。
又以“反清復明”為幌子,收買民心。
令福建官民剪辮蓄發,衣帽冠巾皆依明制,自鑄‘裕民通寶’。
然后領趙王爵,自稱總統天下兵馬大將軍,分三路出兵。東路攻浙江溫、臺、處三州;西路攻江西廣信、建昌、饒州;中路進攻浙江金華、衢州。
與此同時,邀請臺灣鄭經攻打廣東潮州、惠州。
至此,福建、浙江兩省燃起戰火!
……
耿精忠起兵響應后,臺灣鄭經也很快響應了。
臺灣本就是“大明正統”,此等‘反清復明’的大業,自然不會少了他。
只是鄭經與謀臣陳永華(陳近南)、馮錫范等人商議過后,還是堅持奉‘隆武皇帝’為尊,不承認‘偽周啟帝’的正統性,也拒不接受什么寧王和靖海大將軍的封賜。
所以接到耿精忠的連兵書信后,鄭經以‘大明延平王、招討大將軍’的名義出兵,以海道攻取福建、廣東沿海郡縣為聲援,一時兵鋒甚盛。
……
康熙十三年(周啟元年)上半年,江南徹底亂成了一鍋粥。
孫延陵、耿精忠、鄭經三人接連起兵響應,廣西、福建、浙江、廣東四省紛紛燃起戰火,反清義軍兵鋒甚盛,江南百姓群起響應,一時為天下側目。
與此同時,吳三桂兩路大軍也成果驚人。
四川提督鄭蛟麟、巡撫羅森、總兵譚洪、吳之茂起兵從叛,李本深、王屏藩北路大軍順利攻入四川,把四川收入囊中。
然后繼續北上,攻打甘肅、陜西兩省。
至于東路大軍那邊,戰果也是喜人,夏國相、吳國貴、馬寶、高得杰接連攻克澧州、常德、岳州、長沙等湖南重鎮,湖南幾乎全部淪陷。
勒爾錦、安親王岳樂則率領清兵,聚集在荊州、武昌、宜昌等地。
但士氣頹敗,絕不敢渡江攖其鋒!
……
與此同時,昆明城里的張信,卻在皺眉苦惱,望著廣東輿圖,喃喃自語:“該死的尚之信,怎么還不動手?勞資等的花兒都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