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士兵自己都這樣認為,覺得好男兒就應該讀書識字,那樣才是光宗耀祖!
然而現在,從東華門外踏進,他們便感覺認知變了。
“當兵,好像也不錯?”
以前是當兵是為了吃皇糧。
現在士兵們卻覺得,當兵也是一種無上榮耀!
而這種榮耀,則是當今陛下給與他們的。
思及至此,他們個個心神激蕩,諸般念頭紛至沓來,對當今陛下投以感激,覺得只有當今陛下,才是真正關心他們的人。
對大周、對張信的忠誠度,越發高漲起來!
而這,也是張信效仿后世,舉辦閱兵儀式的目的之一。
他要改變士兵低賤的社會認知。
當然,這種改變需要慢慢來,但是張信有信心,也有精力和時間,總有一天,他要讓士兵為自己的身份而感到無上榮耀!
承天門城樓下,金水橋上。
噠噠噠的馬蹄聲傳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夏國相手下的萬余精銳騎兵,人人騎著高頭大馬,腰挎彎刀長槍,昂頭挺胸的騎馬走來。
“好~”
“大周萬歲!”
“陛下萬歲!”
各式各樣的叫好聲從諸坊巷傳來,傳到承天門城樓上,讓一眾文武百官笑容滿面,對著張信和夏國相連連夸贊,一派喜氣洋洋。
“大姐夫,你練得好兵啊。”
張信笑著夸贊道。
夏國相聞言,當即躬身施禮道:“陛下謬贊了。這萬余精騎都是先帝爺的老底子,微臣不敢居功。”
張信笑著頷首點頭。
他自然知道,大周騎兵多是吳三桂的老班底。
一部分是從山海關帶來的,跟隨吳三桂南征北戰,立下不少功勛,是騎兵中的百戰精銳。
后來與西藏互市,引進蒙古馬匹,至康熙十二年起兵時,吳三桂已經湊足三萬騎兵。
然后李本深、王屏藩進攻四川,帶走了一萬五。
剩下一萬五,夏國相、吳國貴領一萬進攻湖南、江西;五千交與胡國柱,駐守西郊大營,守衛昆明。
不過即使如此,張信仍是笑著夸贊了夏國相一句。
夏國相態度恭謹,謙虛的謝恩了。
萬眾矚目之下,鐵甲猶寒的萬余精騎,騎馬踏上金水橋,然后高舉長槍,齊整整扭頭望向承天門城樓,大聲喊道:“陛下萬歲!大周萬歲!”
見狀,諸坊巷的百姓們,亦是興奮的大喊。
“陛下萬歲!大周萬歲!”
承天門城樓上。
諸王公大臣、文武百官,把張信、皇后、四妃、諸皇子公主圍在中央,望著城樓下,萬余精騎從金水橋上踏過,亦是興高采烈,鼓掌叫好。
萬余精騎過后,是步軍陣營。
整齊的踏步聲傳來。
剛一出現,城樓下諸坊巷中,就響起陣陣驚呼。
因為——
此刻走來的,正是神機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