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部將只能將統治權交到了夏國相手上,然后就地整編,打散原有的建制,融入了吳國貴、馬寶、高得杰、廖進忠等人的兵馬中。
至此,廣西再無“反叛勢力”!
……
第二次北伐戰役結束后。
張信決定休養生息,恢復民生實力。
崇文二年,南北態勢相對平靜,只有西北地區的河南、山西、陜西、湖北四省邊境,李本深、王屏藩、王輔臣三部與清軍有小部摩擦。
除此之外,就是該死的臺灣鄭經了。
自從吳三桂建國后,鄭經就不斷派兵襲擾浙江、福建、廣東三省沿海地區,這也是耿精忠、尚之信死活鬧著要回封地的原因。
剛開始,由于第二次北伐的緣故,張信還有理由攔著二人。
但鄭經鬧得越來越厲害。
有一次,竟攻到了福州城下,險些把耿精忠的老巢給端了。
這下,耿精忠坐不住了。
連連上書請回封地,尚之信、吳六奇等人也為之附庸,在朝堂上不斷鼓噪聲勢,吵得張信不耐其煩,猶豫了數天后,便點頭答應了。
其實,張信并非沒有閃過殺意。
只是北方清廷猶在,此刻鬧出事端,耿精忠、尚之信二人手下十萬兵將必然反叛,介時江南再起烽煙,怕是對北伐大局有礙。
所以張信沉吟再三,還是咬牙答應了。
崇文二年四月,耿精忠、尚之信二人回到封地,立刻與鄭經打的不可開交,雙方在沿海地區互有爭奪,一時讓二省百姓受盡戰亂之苦。
不過好在,整體態勢還是相對平靜的。
晃眼間,六年時間過去了。
經過張信六年的勵精圖治,不斷開科取士吸納人才,江南諸省吏治為之一清,民生教育,工農商業,全都有了爆發式的增長。
此時,天工院的研究愈發驚人,火槍火炮的射程威力,再度高漲一截。
張信為之倚重的神機營,也是湊足了十萬兵員。
其余如夏國相的騎兵、吳國貴、馬寶、胡國柱的步兵,也是操練有素,兵丁不斷擴張,已然達到了四十多萬的數目。
這時,張信信心百倍,望著北方,重重的拍下了欄桿。
“天下一統的時機,到了!”
……
崇文七年,十月一日。
張信率領文武百官,再次登上了承天門城樓,開始了第二次閱兵式。
此時,大周軍隊越發雄壯,金陵百姓高興欲狂,一股勝利的喜悅,已然彌漫整個都城,仿佛全都看到了光復中原,天下一統的時刻。
“大周萬歲!”
“陛下萬歲!”
熱鬧喧騰的閱兵式后,張信親自上陣,御駕親征,率領五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向長江北岸殺去,一時間,江面上炮火連天,聲震千里。
與此同時,陜西境內的李本深、王屏藩、王輔臣大軍兵分三路,向山西、河南、湖北進軍,一邊牽制清廷軍力,一邊攻占地盤。
尤其是王屏藩的三萬騎兵,更是浩浩蕩蕩向湖北殺來,與張信形成南北夾擊之勢,圍攻清廷屯兵在湖北、安徽等長江沿岸的重鎮大城。
一時間,第三次北伐戰爭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