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是請來孔家衍圣公、孟家奉祭官以及諸多仕林大儒,親自赴京勸說,想要勸張信承襲明制,以八股文為科考主題。
然后,張信隨口敷衍了幾句,科考就照樣進行了。
此次開科取士,張信其實并未抱多大希望,只是矮子里拔高個,所以取中的數目高達六百多人。
一時天下寒士俱歡顏,倒是仕林風向一變,讓張信多了個“圣君”的名頭。
對此,張信頗有些哭笑不得。
“這些讀書人啊。”
國家大計,教育為本。
整個崇文十年,張信除正常處理政務外,就是與文武百官議定改革大業,在前明制度的大框架上,增加條條款款,設置許多部門。
太醫院、天工院、欽天監、物理院、化學院等諸多不重要,甚至聞所未聞的部門拔地而起,成為大周朝廷框架的重要部門。
一時間,天下間議論紛紛。
然后,一場前所未有的變化,悄然進行了。
每日處理政事,張信忙忙碌碌,連寵幸嬪妃的時間都沒有,直到王屏藩派人將朝鮮王室的俘虜送來,張信方才歇了口氣,給自己放了幾天假。
大周皇宮,長春宮。
張信急匆匆,懷著期待的腳步而來,然后就見到了傳說中的“仁顯王后”和“妖妃張禧嬪”,只是略略有些失望,暗暗想道。
“棒子吹了幾百年,我看也就平平無奇啊~”
毫無疑問,兩人都是美女,臉龐明顯帶有韓國人的面貌特點。
花顏月貌,豐盈窈窕。
一人端莊清麗,望向他的眼神很平靜,漆黑眼眸深邃,看不出一絲神色變化,即使張信穿著龍袍走到面前,也是表情淡淡,紋絲不動。
另外一人,艷若桃李,風情萬種,眼神里透出幾分不安,等張信邁步而來,便盈盈跪下拜倒,向他大禮參拜道:“罪妾拜見大周皇帝陛下!”
不用懷疑,兩人都是會說漢語的。
由于朝鮮受儒家文化影響,漢學典籍乃是朝鮮貴族的上流文化,凡是一定地位或身家不菲的家庭,都會讓子女學習。
此二女乃是朝鮮王室后妃,更是不在話下。
“平身吧。”
張信抬了抬手,笑著安撫道:“放心吧,朕不會殺李昀的。朕會在京城賞賜他一處宅邸,封他為朝鮮侯,讓他娶妻生子,平平安安活下去。”
張禧嬪心下稍安,眼中恐慌散去,朝鮮王世子李昀,乃是她的兒子。
然后,張信看向那清麗婦人,笑道:“你怎么不向朕行禮,進宮前,沒人教過你宮里的規矩嗎?”
霎時間,長春宮里的宮娥太監,噗通一聲全都跪下了。
“陛下恕罪!”
個個神色驚恐,身軀微微顫抖,顯然嚇得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