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兄,我錯了。”
林彥舒垂手低頭,眼淚含淚,低聲嚅囁道。
張信怒意不減,寒聲道:“《純陽無極功》雖是武當鎮派心法,可自二代弟子以下,出家修道的人多了,卻又有誰能超過張三豐?”
“為了修煉武功,不染紅塵意,那是瘋子!”
“以后不可再有此念!記住了嗎?”
“是。”林彥舒垂眼點頭。
“我真是給你們當了個壞榜樣!早知如此,當初就不該傳授你們武功,讓你們練習林家的《七十二路辟邪劍法》算了。”
張信臉色鐵青,冷哼一聲道。
林彥舒、林彥冰垂手低頭,戰戰兢兢,大氣都不敢喘一聲。
過了半晌,張信怒意漸漸平息,沉聲道:“知道錯了就好。為兄閉關十年,武功已然大成。也該下山動一動了,隨我下山去見見爹娘吧。”
說完,邁步上前,牽起彥舒、彥冰的小手,飄然邁步出了小院。
院外,十余名魁梧漢子垂手站立,正是福威鏢局的鏢師,見到張信牽著弟妹出來,頓時神色恭敬,齊齊抱拳說道:“少鏢頭!”
張信頷首點頭,笑道:“隨我下山吧,我閉關結束了。”
說完,也不看后面的十余名魁梧鏢師,步伐一邁,倏然跨出十余丈,牽著彥舒、彥冰的小手,施展《武當梯云縱》的輕身功夫。
姿態飄然若仙,一步數十丈,飄飄然下山去了。
……
《純陽無極功》是武當派鎮派心法,也是道家正統神功,待丹田內息充盈鼓蕩,練出一口‘氤氳寶氣’,這門功夫就算是煉至大成了。
再往后,就是水磨工夫,經年累月的練氣養身,將那口‘氤氳寶氣’培育長大。
若能再進一步,體悟‘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意,那么就能‘一口寶氣分陰陽’,達到‘陰陽流轉,源源不息’的絕頂境界。
這步境界,亦是世間武道的巔峰。
因為從某種意義來說,這代表著‘得道’。
《道德經》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三生萬物。’
《易經》有云:‘易生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孔穎達說:“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合為一,既是太初、太一也。”
剛柔互濟,陰陽相通,便是世間至理了。
再要往上,便只有道祖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到的一句話,似能預示‘一’后面的境界,那便是‘無’。
既‘無名天地之始’的‘無極生太極’之意。
若說‘有名天地之母’的‘太極生兩儀’,是天人相通的‘真一得道’境界;那么‘無名天地之始’的‘無極生太極’之意,便是世間修煉者的最終目的,虛無永恒了。
因為這一步,代表著‘一切的開始’,‘天地于他何加焉?’
但要達到這一步,張三豐在《純陽無極功》的內容中也沒有敘述,顯然他也沒有達到這步境界,但他最終走到了哪一步,卻讓張信無限遐想。
恨不能與之會面,前人后輩坐而論道。
“武當祖師張三豐,真想與你見一面啊。”閉關的十年中,功夫越是練到精深處,便越是暢想前輩先賢的背影,恨不能與之一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