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是懸劍佩刀的武林人士,神態迥異,威武不凡。
知客僧指著他們,笑道:“每年來我南少林討教武學的施主不知多少,因此寺里立下規矩,要先勝過羅漢堂的武僧,達摩院的眾師叔伯才會出來。”
張信抱拳,笑了笑道:“多謝指點。”
說完,瞧了一眼眾人盤膝而坐的位置,也不去插隊,徑直坐到一旁,靜靜等待起來。
日頭偏移,羅漢堂里不時呼喝聲傳來,等在羅漢堂外的武林人士,一位位進去,一位位出來,一位位散去,張信等了許久。
甚至晌午時分,寺里僧人還溫馨的送來了齋飯。
吃罷齋飯,又等了一個時辰,方才輪到他。
“福州府福威鏢局少鏢頭林平之,前來討教!”
入得羅漢堂,一位年輕和尚面帶微笑,雙掌合十一禮后,問明姓名身份,然后朗聲喊了一句,內息鼓蕩,聲音清朗傳入內堂。
張信竟是不由瞥了一眼。
這名年輕僧人,內力竟是不俗。
由此可見,南少林底蘊深厚,不愧是南方武林同道的魁首。
張信青衫懸劍,豐神俊秀,飄逸若仙,氣度不凡,施施然入堂,堂內一眾黃衫武僧,手持圓潤木棍,表情肅然,齊齊望向他。
羅漢堂內,木質地板光滑整潔。
正堂中央立著一尊臥佛,左右兩旁各有十八尊羅漢像,佛像之下是一眾黃衫武僧,其中一名身披淡紅袈裟的武僧立在臥佛像下,表情剛毅,目光如炬,顯然身份不凡。
瞧見張信邁步走進,此人眉毛微挑,倏然喝道:“永善!”
聲音落下,仿佛羅漢堂內響了一聲炸雷,聲音雄渾剛硬,顯然修為不凡。
然后一名手持圓潤木棍的黃衫僧人走了出來。
來到正堂中央,單掌豎起一禮道:“林施主,請問是比試拳腳還是兵刃?”
張信笑了笑,道:“隨意。”
此言一出,羅漢堂僧人俱是神色微變,張信青衫懸劍,氣質不凡,顯然是用劍的高手,卻只說‘隨意’二字,顯然自負武藝過人。
“林施主,小心了。”
永善和尚沉心靜氣,知道遇到了高手,單掌一禮,旋即手持木棍,以一記‘降魔棍法’使來,虎虎生風,凌厲呼嘯,圓柄擊向張信前胸。
刷!
肉眼可見的,張信身影一閃,宛如浮光掠影,突然出現在永善和尚背后,右手凝成劍指,倏然向前輕輕一點,戳中永善和尚腰間一處穴道。
永善和尚身軀一僵,啪啦一聲丟掉了木棍。
然后,張信劍指化掌,清風拂柳般一拂,永善和尚又瞬間恢復了行動力。
霎時間,羅漢堂眾僧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