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服裝市場容量極大,光男裝十大品牌的一年總營收就有數千億元。
王有才還是想繼續問陳石,確定一下:“陳總,你有信心做中端服裝么?
競爭那么激烈,說不定賺錢速度還不如開美邦專賣店。”
反正是他的話,如果開美邦專賣店都那么火爆,肯定在全國各城遍地開花。
開個一千家店,說不定七八年后,全國首富就是他的了,還有什么不能滿足的呢。
王有才羨慕陳石的經商能力和氣運。
別人學他一樣的套路,就是玩不轉。
或者,陳石不開一樣的美邦專賣店,可能是擔憂風險過大吧。
陳石新增的訂單,美邦的產能已經飽和了,有部分都是代工貼牌生產。
外協加工(生產外包),這在大公司是很正常的事。
只要抓好原材料和質量管控,外協加工的商品質量說不定比原廠做的好,非常普遍。
很多大廠家就是從小作坊開始,先做外協加工(代工),然后慢慢地積累人脈和資金,訂單多了然后加設備和人員,到一定規模后,時機成熟了,就開始做自己的品牌。
在溫市,服裝、皮革、閥門廠,這幾種產業非常多。
就比如閥門廠,就有三千多家公司。
做服裝的,近千家。
當然,其中很多小作坊。
這里的小作坊,在溫市永JIA縣那一帶,非常多,一排排都是。
小老板花三四千月租的民房,幾十到一百來平方米,再加上十來萬或者數十萬的機器設備,再租請幾個員工,小小的生產車間就這樣搞起來了。
以上幾個產業,在溫市已經形成了產業鏈,想買什么都能在這里尋到,而且價格便宜。
所以,很多外地小老板在這里弄小作坊。
規模大的公司,大多是本地富商,有些本地大商人已經做到國外去了。
本地人沒有什么田地,自古以來,只能靠經商維持生存,因此浙省多商人,也是這樣富裕起來的。
對于王有才的問題,陳石說道:“總得試一試吧,不試怎么知道,美邦專賣店還是會繼續開,不過得一年后看情況了。”
我特么的傻呀,不想繼續多開。
對此,陳石也很無奈。
市場部吳磊聽到老板如此解釋,也明白了。
兩個保鏢,只顧吃和幫忙唰菜,聽著老板他們的聊天,也感覺挺新鮮。
吳磊說道:“老板,我打算明天去沙市那邊看下進展。”
陳石同意說道:“嗯,去唄,說實在的,我還挺不放心那三個城市,多和霍明交流下,渝城那操作的挺不錯。”
陳石撈起兩片牛肉,粘了下佐料,爵了幾下,感覺很美味。
佐料他喜歡用蒜泥、姜、香菜、細蔥,再加一些炒花生末、芝麻和辣椒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