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婭,你打算申請去哪個學校留學?”
傳媒大學的小院里,兩人手拉著手在小樹林里散步,大白天的,路上行人很多,敢拉手的人很少,路過的人紛紛朝兩人行注目禮。
顧猛臉皮厚不怕,王婭小臉緋紅,低著頭像一株含羞草。
“聽學校老師說哥倫比亞大學的傳播學最好,我打算申請哥大,你覺得怎么樣?”
“很不錯!”
學習傳播學,有三大基礎學派不能不知道,經驗學派、技術學派、批判學派。
哥倫比亞學派是米國經驗學派傳播效果研究的重要學派,成熟于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成果斐然。
有很多眾所周知的傳播學專業名詞就是他們提出來的。
譬如,意見領袖,也是就班上的小喇叭,有限效果論之二級傳播、N級傳播、政治既有傾向、選擇性接觸等等。
哥倫比亞學派代表人物大都是哥大的教授,譬如傳播學四大奠基人之一的拉扎斯菲爾德,默頓、卡茨、貝雷爾森、勒納等。
因此哥大是新聞傳播學子最向往的三所大學之一。
未來大名人楊蘭也會去這所學校留學。
“顧猛!”
王婭有些憂慮地說,“我把申請資料拿給老師看了一下,老師說外國大學最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最好有在校期間的社會實踐、學術成果,可這些我都沒有,很有可能申請不成功,怎么辦?”
“別著急,讓我想想!”
這個時候正處于第一次出國潮末期,出國的有三種人:內地公派出國、沿海奔僑出國、學術出國。
王婭依靠黃家的關系得到了一個名額,走得是公派,可她本人想要讀一所好的大學,搞學術,這需要學她自身素質過硬,精通外語和本專業知識,否則只能換一所社區大學。
顧猛不想看著王婭在一所二流大學里浪費光陰。
他沉吟了一下,“去年我寫了一篇有關健康傳播的論文,前段時間發表在‘新聞戰線’上,王濤老師說這篇論文很不錯,讓我翻譯一下,可以幫我發表到國外期刊上,可以把你列為第二作者,一切順利的話,六月份應該可以發表。”
“我不要!”
王婭堅決道,“我沒有貢獻,我不能白占你的便宜。”
顧猛哈哈一笑,“傻瓜,有你在我身邊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我的軍功章有你一半,怎么能說沒有貢獻呢?”
王婭確實有貢獻。
別人家的女朋友天天需要陪著哄著,兩天不見就要發脾氣耍小性。
王婭不一樣,她有點獨立女性的屬性,給了顧猛極大的自由空間,這可以讓顧猛有充分的時間搞研究,顧猛自然要念著人家的好。
丫頭依然不要,他又說,“王婭,以后你出了國肯定會發很多的論文對吧?”
王婭堅定地點了點頭,她決定出了國認真學習,在學術成績上一定要超過顧猛。
“接下來半年我可忙了,又要練習田徑又要拍電影,肯定沒有時間做學術,你要是發表了論文,也可以加一下我的名字,好不好?”
顧猛雙手合十,可憐兮兮地道:“求求你了好心的丫頭,幫幫忙嘛!”
王婭抿著唇角微微一笑,“好吧!”
“哈哈,謝謝啦,王婭,你知道對于做學術的人最浪漫的事情是什么嗎?”
“什么?”
“你是第一作者,我是第二作者。”
“嘻嘻,有點兒道理。”
兩人去了圖書館,顧猛找到了最新的新聞戰線,把論文的研究方法、思路,理念講解了一下,免得以后面試時什么人突然問起來,王婭答不出來可就尷尬了。
解決了學術問題之后,顧猛又幫著丫頭解決了一下社會實踐項目。
主要有兩個,一個是關愛協會,一個是華夏控煙協會,都是干事的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