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咋又變成了文化使者?讀過大學的人就是不一樣。
“可我們確實賺了錢吶!”
“京劇在國外巡演難道不收門票錢嗎?我們在國外賺了錢,在國內花,還要交稅,這算是給國家掙外匯呢?你知道國家現在的外匯是用什么換的嗎?
糧食、煤炭、木材,我們用歌聲換外匯,可以為國家節省幾百噸大米,可以讓上萬人吃飽飯。”
竇偉暗暗一想,還真是這么回事兒,在外面掙錢,不僅沒有錯誤,還于國有功呢!
“可他們為什么要罵我們漢奸?”
竇偉有些委屈,他才十八歲,又是個愛國小年輕,怎么能接受這樣的罵名?
“所以說,事情的起因都在我的身上”
“你接了廣告代言?”
“不是!”
接代言之前,顧猛認真考慮過,還跟國內的老同志交流過。
自己代言的汽車只有三年,目前國內沒有國產的越野車,因此自己代言了這款車,并不會影響到國產汽車行業。
而且三年之內能買得起LC70的華夏人有幾個?
自己代言的這款廣告,主要是面對高麗、東洋、東南亞等國,至于香江的市場也算不上影響,香江地方太小,有誰傻了吧唧買輛越野車開?不嫌費油嗎?
未來大姚之所以會拒絕豐田1.6億的廣告代言,主要是擔心影響國產車的銷量,擔心被黑。
汽車代言影響不大。
清酒影響更小,華夏白酒品牌太多,喝清酒的人真不多。
所以,經過大家分析,這兩個廣告完全可以接,他才接的。
代言上沒有錯。
“那你為什么要自責?”竇偉不解道。
“人紅是非多,我是國家運動員,喝酒掙錢還被東洋媒體曝光,確實有點兒丟華夏人的臉,哎~,誰叫現在是個理想主義時代呢?”
顧猛搖了搖頭,在八十年代,人人談理想談文學,恥于談錢談生意。
文人們的稿費特別高,差不多能達到一字一毛的水平,所以文人們一點也不缺錢,完全沒有必要掙錢。
而顧猛一個運動員、作家,一心鉆在了錢眼里,為了錢當眾喝酒,還在國外,還高調掙錢,文人們當然有理由鄙夷他。
而且這兩年自己的兒童讀物賣得不錯,比那群文人們的書賣得好,他們怎會服氣?
一個鍋里喝湯,一個多喝一勺,別人就會少喝一勺,正是文人們說的‘劣幣驅逐良幣,拉低了文學的層次’,所以顧猛每次挨了罵,也懶得理會。
人生一世,挨罵就跟生病一樣,沒有人不挨罵的,就連袁隆平教授一樣,很多人照樣吃著大米,噴著臟話,大家生活壓力大心氣不順,罵罵就舒服的,應該理解。
顧猛胡思亂想了一陣,望了一眼后視鏡,“陳偉,這件事牽連比較大,他們主要針對我控煙的,你還是別動用什么關系追查幕后真兇了,找不到不說,找到了更麻煩”
“明白!”
陳偉睜開了眼睛,望著慘烈的汽車,還有忙著給顧猛處理傷口的鄧姐,不知想到了什么,突然笑了起來。
“顧猛,你掙了錢買了很多藥捐給了關愛協會,你說剛才砸車的那群人中,有沒有被你關愛過的?”
“......”
顧猛沉吟良久,有嗎?或許有,其實有沒有都無所謂,自己創辦關愛協會只是想做點小貢獻,活得問心無愧,至于結果他并不在意。
他看到陳偉有話說,遂問道:“你有什么想法?”
“大人們太不可愛了,關愛協會的關愛對象應該縮小一下,有了錢和藥品,不如全部用來關愛小孩子,多培養一些有愛的人”
“...也行!”
“顧猛,報紙上罵咱們的事情怎么辦?”
竇偉有些擔憂道,他想通了自己沒錯,但怎么才能讓別人明白這個道理?
“沒事,一切盡在掌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