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會開幕式之后,顧猛和鄧麗珺成了各大報紙報道的熱點。
鄧麗珺的新聞在國內特別熱,歌迷們希望她能在內地開個人巡演。
可惜不行。
一是鄧麗珺身體撐不住,當助唱嘉賓勉強可以,全場絕對撐不下來,更別說全國巡演了。
二是上面不答應。
鄧麗珺看到歌迷太熱情,本想開一場小型演唱會,答謝歌迷,未獲批準。
據陳偉透露,上面認為鄧麗珺個人影響太大,需要慢慢解禁,太快了容易帶來各種負面問題。
不答應算了,鄧麗珺繼續在青山院治病。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等身體養好了,連開三十三場也沒問題。
與鄧麗珺相比,顧猛的新聞在國內媒體上熱度稍差一點,因為大家見過了他的神奇,還是很多次,現在見怪不怪。
在國外媒體上,他的新聞比當紅巨星史泰龍和施瓦辛格還多。
話說漢京亞運會頭天,他在現場數萬人的見證下,將鉛球扔出了三十米,超出了其他投手五六米,創下了一個令人絕望的紀錄。
米國人體運動研究所專家認為,顧猛創下的紀錄,大大地超出了正常人力量的極限,一千年內沒有人可以破掉這個紀錄。
蘇聯人類學研究所專家認為,顧猛的身體素質超過普通人太多,很有可能是‘新人類’,也就是再次進化的人類。
兩個研究所專家的評論一出,大家再次聯想到了基因技術。
一時間,基因一詞又成了全球各國新聞輿論的熱點。
據的一檔調查節目報道,從86年亞運會到90年,全球有關基因技術研究的公司從十數家增長到上千家之多。
此次顧猛在亞運會上展現出的超人戰績之后,納斯達克中各種基因股股價一路上揚。
目前米國人對基因技術的關心程度,已遠遠地超過了航空航天,甚至外星人。
人們迫切地希望地球上能夠出現一種可以改造人體素質的基因藥。
有極端人士提議,米國和蘇聯研究所應該派人把顧猛抓緊研究所進行研究。
支持者甚眾。
對于這種建議,兩個研究一點也不心動。
因為在顧猛昏迷期間,兩個研究所通過一系列操作搞到了他的血液樣本,還有顧勇的血樣。
研究了一年多,結果表明:
兄弟倆的各項指標與普通人差不多,只是健壯一些,沒有基因改造的痕跡。
作為兩個的超級大國的科學家,他們有一種技術自信。
貧窮落后的華夏能在人體基因技術上做出突破性研究?
不可能!
更別說創造出一個完美的基因人。
華夏要有那本事,早把顧猛嚴密看守起來,豈會仍有人在私底下搞小動作?
因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兩個研究所的專家都沒有提出基因人的猜想,他們才不想被基因公司和出版商利用呢。
盡管他們不提基因二字,但基因技術還是熱了。
顧猛名下的《奔赴恐龍島》和《侏羅紀公園》又登上了暢銷書榜,正在拍攝的侏羅紀電影,更成了人們關注的對象。
顧猛又大賺了一筆。
“顧猛,既然你手上的力氣還在,要不要多參加幾個項目,我幫你安排一下?”
比完了賽,顧猛在屋里專心當奶爸,莊主任找上了門。
顧猛拒絕了老莊的提議,“我還沒有修養好,別的就不參加啦!”
“你狀態挺好的為什么不參加呢?記得當初你準備三年破百的,這都四年啦!”
莊主任用起了激將法。
顧猛輕輕一笑,毫不在意。
現在他已經展示了自身的實力,證明自身的價值,沒必要再去賽場上裝逼了,沒什么意思。
記得本次亞運會一共有310塊金牌,華夏隊拿了183塊,別的國家分點零頭,這種比賽有意思嗎?
跟他們比賽有種大人欺負小孩子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