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徳國分裂為民主徳國和聯邦徳國,即東德與西德,分別為蘇聯與米國的殖民地。
1955年,全球冷戰爆發,東德與西德分別加入華沙條約組織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兩德長期相互對峙。
1961年,為了阻止東德居民大量逃亡西德,東德政府環繞西柏林邊境修筑了一條長達168公里的邊防系統,將東德下轄的東柏林與西德的西柏林市分割開來,史稱柏林墻。
1989年底,受到了東歐劇變的影響,東德政局發生激烈變化,國內民眾爆發**,呼吁兩德統一。
1989年11月,迫于壓力,東德政府宣布開放柏林墻。
1990年6月,東德政府正式決定拆除柏林墻。
1990年10月3日,東德和西德最終統一。
“顧先生,你怎么看待兩德統一事件?”
從香江至柏林的飛機上,商務倉內,三個人正在探討著前不久發生的兩德合并事件。
坐在東邊沙發上的人,是一個身高一米88的青年,黑短發黃皮膚,面部輪廓硬朗酷帥。
身上穿著一件咖啡色的毛領夾克,下身軍褲皮靴,配上健壯挺拔的身材,強悍的氣勢,看起來像個軍人。
在他的對面有兩個人,一男一女。
男人金發棕眼白皮膚,三十多歲,身穿黑色便服,锃亮的皮鞋,搭配著一塊黑色的伯爵腕表,低調奢華,一副成功人士的模樣,含而不露。
女人二十多歲,穿著淡藍色的針織衫,衣著普通,身上沒有什么首飾,像個普通職員或者大學生。
雖然她衣著并不上檔次,但她長得比較漂亮,白皙的膚色,金色的長發,顏值和身材都在七分以上,配上恬淡的氣質,文雅的談吐,較好的涵養,整個人都變得非常出色。
是以在三人說話時,那個男人,米爾·耶內克,香江奔馳分公司副總經理,不停地說著,時時掌握著談話的主動權。
聽到女生,蘇姍·克拉特問顧猛怎么看待東西合并,沒等顧猛回答,米爾微微一笑,握著拳頭自信地道,“這是一場持久戰,我們西德最終吞并了東德,取得了勝利”
“顧先生,覺得呢?”
蘇姍很在意顧猛的看法,在大家談論時,總會詢問他的意見。
顧猛笑道,“這是徳國的勝利,人民的勝利,東西兩德如同巨人的雙腿,如今巨人有了雙腿,未來的徳國必將進入一個高速發展時期,或許不要二十年,徳國必然會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
蘇姍聽了,眼睛一亮,不是顧猛的觀點多么有遠見,而是他說話時,語氣堅定,充滿自信,這種態度極為難得,要是他是個決策人,在先定了決心之后,絕不會轉移目標。
“顧先生說得不錯,徳國統一之后,綜合國力更強,人口、資源和市場等方面...”
“呵呵!蘇姍說得不錯!”
等蘇姍說完,米爾笑吟吟地點贊。
他心里很郁悶,今天三人談話時,蘇珊總是不停地詢問顧猛的意見,等他回答之后,蘇姍必然會認真點評,可對自己的觀點,總是保持一種不置可否的態度。
難道說蘇姍看上了這個他?
哼!
米爾心中鄙夷,不就是一個運動員嗎?拿了那么多金牌又能怎樣?力氣大速度快又能怎樣?
在資本的世界里,金錢的力量和速度才是最強最快的,一個體育超人比得上一個億萬富翁嗎?
他抿了口紅酒,略帶挑釁地笑道,“顧先生,你對德國如此看好,對華夏呢?”
顧猛稍稍抬了下巴,自信道,“華夏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我們有能力有智慧建立起一個強大的華夏”
“哈哈哈!”
米爾仰頭發出一陣怪異的笑聲,有些輕視的意味,“顧先生,你認為二十年后,華夏能比得上徳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