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尋原本想對著這個作者大肆批判一番的,能不能不要出這么沒邏輯,沒科學性的題目。
但這個時候,他想起了老班的話。
反證法。
證明一個原本就是合理的事物是合理的,這沒意思。
證明一個不合理的事物合理,這才叫本事。
林尋細細思索,期待成長,期待這個詞,飽含著希望,嗯,這不就是寫成長的好處么?
從這方面來解剖的話,這個命題就很好證明了。
為什么期待成長呢?
對于地球人來說,成長的最大好處便是可以離開原本被父母所控制的小家庭。
這一點,其實凱爾星球也是一樣的。
第二呢,可以和喜歡的人一起睡覺覺了。
當然,這方面的需求,男同袍更大一些。
第三呢,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一個人的旅游,單獨住在一個小公寓里等等......
年輕的時候,總是覺得這些經歷勢必很精彩。
等到一定的年紀,才會發現,其實不過如此。
小時候期盼著長大,而長大了卻又懷念小時候。
不僅是地球,還是凱爾星球,都是這樣的。
不同的是,凱爾星球發明了時光機器,當你懷念小時候的某段時光,能坐著時光機器,回到過去的某個時間點,看著那個時候的你,做著那些愚蠢而又快樂的事。
當你想要改變過去的某件事時,時光機器會強制將你帶回來。
倘若人有無數次改錯的機會,那人生勢必不再值得珍惜。
正是因為過去的大多成了遺憾,所以才會對過去的時光念念不忘。
......
林尋寫了很長的一篇文章,書寫了“成長”的很多好處。
當然,是用小時候的視角來描述的。
最后時刻,林尋總結道:“其實到了一定的時候,你終于會發現,以往那些期待,實現得很少,遺憾得很多。而到了這個時候,我們開始擁有了更多的期待和更多的遺憾,人類總是在這樣的輪回中,不斷成長。”
由于月考是封閉閱卷的,所以語文老師并不知道哪篇是林尋寫的。
當他看到林尋這篇文章的時候,覺得又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那文筆,是林尋的感覺。
陌生的是,按照林尋那孩子的脾性,他應該會對這文章的題目大加批判才是。
但這篇文章,的確是一篇認認真真的議論文。
雖說其中一些片段有些過分,說什么——對于對性懵懵懂懂的少年來說,他們之所以期待成長,是因為對性的向往。
準確來說,盡管地球人在不斷地發展文明,但根植在基因深處對**的向往是沒有改變的。
人類的很多精神力量,大多是為了有克制地釋放自己**。
語文老師讀了這段話,尷尬咳嗽了兩聲,這特么的也能寫?
肯定是林尋那家伙了......
但說得還真特么有點道理。
他給了一個中間的分數,實際上在他的心中,他覺得這篇文章配得上一個中上的分數。
......
以往語文成績會大大拉低林尋的總分。
要知道,林尋的數理化生總成績,能拉第二名二十來分。
他這幾科,幾乎都是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