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嘗到了兒子做的菜,生平第一次,張巧娟對自己的廚藝產生了懷疑。
大半碗小魚干,最后碗干凈的連影子都看的到,不需要夸贊,這就已經證明了楚朗的成功。
一個商品的加工工序越多,那么它就越貴,這是一定的。同時,提供的商品越受需要,那么消費者對商品的價格承受力就越高,這也是一定的。
于是,楚朗不打算再賣一斤八毛的魚了,他要賣一斤四塊的麻辣小魚干!當然,如果算上魚干損失的快一半水分,其實差價并沒有那么高。
不過,就算如此,這還是個過于駭人的價格。
遇到這樣的情況,賣家總要試圖找到讓消費者心理上能接受的途徑,比如改變計價方式:按串賣。
在這方面,楚朗以為最高級的還是用一大堆不值錢的食材陪襯一丁點比較貴的食材,達到以點帶面的效果,以拉高整個食品的檔次。比如:學校食堂的所謂肉包子!再比如……
下午,楚朗照例領著弟弟去了河邊,只不過,明天他就不打算去城里了。既然要改變生意方式,那么做一些準備還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天一大早,楚朗捉了魚回來,就開始忙活了,楚評也在旁邊幫忙。
魚處理好的就放院子里曬著,這樣熱的天氣,一天下來也能曬個六七成干。
家里這會就兄弟倆,饅頭則賊兮兮的臥在一邊,看到魚掉地上就立刻銜走,然后到狗窩那挖坑埋好。
“你個蠢狗,那魚現在能放嗎?到時候都臭了。”楚朗實在惱的厲害,訓了它兩句。
饅頭卻只搖著尾巴,耷拉著腦袋一個勁蹭楚朗褲腳。
下午,楚朗又跑了趟鎮上,買了更多配料,順便買了些紗帳還有泡沫箱回來。
回到家,他就又叮叮當當的忙活起來了。
找了些木條,一陣加工后,正好做成了一個能罩住泡沫箱的框架。接著又裁剪那些紗網,縫接后就能罩在框架上,在箱子上方形成了一個方正的罩子。
做這些的同時,他又讓楚評從門口的小竹林弄了不少竹子,削竹簽。
正當楚朗在院子里忙的滿頭大汗的時候,院子外邊,饅頭正銜著一條魚在那招搖過市。
楚朗從來都沒想過,對一條狗,食物除了吃,居然還能炫耀!
饅頭一路走,路邊的狗都是一眨不眨的盯著,不過倒是沒去搶的。
相比于村里別的狗,饅頭的個頭要高大不少,這是因為它往上兩代有獵犬血統,雖然到它這已經比較稀少,但體格的優勢還是能看出來。正憑著大個頭,它在附近還算有些地位。
太陽底下,饅頭沿著路邊的樹蔭,一路向著狗多的地方去,也一路收獲著羨慕。
可惜,它沒注意到的是,不知不覺中已經走的太遠啦。
于是,當三四條狗盯著魚向它沖來時,它才猛地發覺。接著撒腿就跑。
幾分鐘后,饅頭狼狽的跑回了家,后邊還有幾條狗就堵在門口。
楚朗剛干完活,正在門口喝水,看到這,一口水差點沒噴出來。
“哪家的狗,不要命了啊!”
讓楚評回屋取了把彈弓,楚朗又捏了個泥球,照著叫的最兇的就打過去。
沒打著……
但幾條狗還是慌忙跑了。
“咋回事?”楚朗踢了踢一邊委屈巴巴的饅頭,問道。
當然是沒有回答的。
“慫貨。都讓攆到家門口了。”楚朗恨鐵不成鋼的數落了它兩句。接著又想到了什么,突然跑回屋,沒一會就拿著瓶墨水回來了。
“哥,你干啥嘞?”楚評奇怪道。
“沒事,給它做美容。”古怪的笑著,楚朗用手指蘸著墨水,就往饅頭身上抹。
饅頭有些不大情愿,楚朗只好一手摁著它,一手繼續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