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你們猜我看到誰了?索貝爾上尉!我看到索貝爾上尉了!他就在人群中!”中尉軍官維爾什大聲在機艙內說:“他肯定是來給我們送別的!”
維爾什是后來加入E連的軍官,他并沒有經歷過太長的索貝爾時代,根本不知道索貝爾在士兵們心中的形象和份量——當他們拋棄了索貝爾的時候,索貝爾主動離開行徑,成為了很多人心中去不了的一根刺,所以在聽到維爾什的話后,這架飛機內的氣氛凝固了起來,所有人都沉默著。
如果他們沒有逼走索貝爾的話,這個時候,是不是索貝爾將帶著他們出征?
23點10分,飛機緩緩的開始在跑道上加速,最后速度達到臨界點后,開始了攀升。
這次空降,還是跟以前的預演一樣,三架飛機組成一個倒V小組,更多的小組組成一個更大的倒V。
飛機在空中完成了編組,然后向著目的地開始出發——13400名美軍空降兵,就這樣撲向了在希特勒控制下瑟瑟發抖的歐洲,他們,將是打破希特勒對歐洲控制的排頭兵。
鄭英奇所在的飛機上,所有人都放下了他們和索貝爾的恩怨,開始觀察起了周圍。而鄭英奇則觀察著這些經歷了兩年訓練終于初上戰場的“戰友”。
面對戰場和戰爭,新兵和老兵有個區別。
新兵:我這么帥/這么有趣/這么活潑/這么好運等等/的人,那些噩夢般的事,是不可能發生在我身上的。
而老兵:那些噩夢般的事,一定會發生在我身上,所以我要盡可能的做好準備,盡最大的努力!
顯然,這些新兵就是這個心態,空降在即,他們還饒有興趣的觀察著空中,觀察著下面——這是有史以來最龐大的空軍編隊和海軍艦艇編隊,他們自豪能呆在這樣的序列當中。
當然,他們是不可能看見燈火管制的艦隊,但他們知道,在他們的下面,有一支六千多艘艦艇組成的龐大艦隊,正在和他們一同行動,而他們,將率先空降下去,率先和德國人交手。
飛機飛臨了海岸線,然后飛過了海峽,接近了法國陸地。
而這個時候,德軍的反擊也開始了——第一串高射機槍的曳光彈出現后,整個世界像是出現了無數這樣的火線一樣,從地上直插天際。
傘兵的命運只有在腳踩在大地的時候,才能自己小小的掌握那么一點點,而在飛機上和空中的時候,所有的一切,都是看臉——沒有裝甲護板保護郵箱的C-47,絕對是一個合格的鐵棺材,在這個認知下,所有人都在不斷的向上帝祈禱,但愿自己的飛機不要被擊中、不要爆炸、不要中彈……
可這么龐大的機群,總會有被擊中的!
不斷有赤紅炸開,不斷有飛機拖著黑黑的煙霧脫離編隊下墜,盡管飛行員不斷操控著飛機,但依然無法挽救墜毀的厄運——如果運氣好些能滑翔著著路,運氣好點還能在一眼摸黑的情況下在平地降落,那可能還有活的可能性,但這樣連續三個可能遇到一起的概率,終究是太小了!
各飛機的跳傘長已經打開了機艙,大吼著說:“聽著,一旦飛機被擊中,立即跳傘!”
鄭英奇卻是讓出了倉門的位置,示意其他人上前——沒有腿袋拖累的他,跳傘的時候比別人更快些。
相比在機艙內的傘兵,這時候的飛行員們其實壓力更大——他們經常能看到飛機墜毀,滿眼都是曳光彈脫出的火線,滿眼都是高射炮爆炸的火光,絕大多數的飛行員都沒有戰區作戰的經驗,這樣恍如地獄的場景,讓他們的思維都出現了嚴重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