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是一件很殘酷的事,在戰爭這個大的目標下,個人的利益、生命、一群個人的生命,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這里的一群人,包括一個村子或者是一支部隊。
……
阿左夫帶著在路上壯大起來的隊伍趕到了葛賽科尼村——這時候他的手里又有了40多個人,而且在葛賽科尼村周圍,還有一支活動的傘兵隊伍,雙方匯合后,人數增加到了74人。
但C連的連長并不在這里,在這種情況下,阿左夫就成了C連的代理連長,負責指揮周圍的傘兵。
“進攻!”
阿左夫的第一個命令就是進攻——在整個大的戰役背景下,人命真的是微不足道的,就拿E連來說,在D日前,米漢連長不止一次的強調,我們的任務就是降落、占領布貝維爾村、并且守住那里,只要德軍有增援猶他海灘的意圖,哪怕就是只有一個人,也要向德軍發起進攻,哪怕是拖延一秒中的時間。
注意,這里的一秒鐘時間,就是一條人命廉價的價格!
所以C連以74人的數量進攻葛賽科尼村的理由,就在這里,他們必須在德軍的支援趕來前占領這里,并阻擊德軍的支援部隊,給登陸部隊爭取時間——為了這個“時間”,他們都是可以犧牲的對象。
就連美**人的命都可以犧牲,那村子里的法國人的命……有什么不能犧牲的?
……
阿左夫布置進攻的時候,就像是演練了好多次一樣——C連明顯和E連一樣,針對葛賽科尼村的情況做過對應的訓練,甚至知曉德軍在該村子內所有的固定火力布置,他只需要按照之前的演練,進行照貓畫虎般的調配即可。
當然,這里面那些來自其余部隊的傘兵,并不知道這些,只能在命令下進行進攻。
進攻不是很順利,畢竟守軍人數遠高于進攻的傘兵,而且還有相對完備的陣地,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傘兵被激烈的槍聲吸引了過來,逐漸在人數上形成了優勢后,防守的德軍就力不從心了,而這時候鄭英奇則和82師的兩個菜鳥、E連的兩個戰友,突破來了守軍的側翼陣地。
左側陣地的突破、再加上傘兵源源不斷的趕來,防守的德軍在終于跑了,一百三十多名傘兵占領了這個村子。
而此時,天空已經變藍了。
盡管這邊前后累計集合了超過一百八十名傘兵,但話務兵只有一個——可偏偏他在空降的時候,攜帶的電臺摔成了零件,無法修好,等于說這支占領了村子的傘兵部隊,失去了對外聯系的工具,甚至連關鍵時候求援都無法做到。
雖然話務兵將村里的收音機收集了起來,還在嘗試維修電臺,但對于能不能修好,所有人已經不抱希望了。
……
這是一個只有四百多人的村子,但戰火熄滅村民被集合起來的時候,只剩下了三百多個人——在這場持續了三個多小時的戰斗中,雙方有上百人倒在了戰斗當中,但除此之外,還有近百的村民倒在了戰斗中。
在村民的哭泣聲中,傘兵們將村民帶到了村外,讓他們遠離接下來要發生的激戰,有人哀求著給自己更多的時間,去轉移他們的財產和牲畜,但趕來這里接管了指揮的上尉,只給了村民們半個小時的徹底時間,這點時間遠不夠他們轉移更多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