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用這樣一句話形容維爾什在接掌了蘭姆勒指揮后的心情:
我叫維爾什,我只是一個小少尉,但現在我成了一堆百戰傘兵的指揮官,我很慌,求罩……
嗯,差不多就是這么個情況,接掌指揮,當晚就有德國人摸進來,一場酣戰差點把傘兵們打團滅——維爾什的神經就一直沒有松懈過,他不怕死,但他怕自己帶著一群傘兵,最后辜負了犧牲者的犧牲,沒能守住三百人喋血的小鎮!
終于……終于聽到有人說要指揮這里了,聽到這句話后,維爾什險些給米勒上尉跪下——真是救苦救難的活菩薩,咳咳,跑錯片場了。
米勒接管了指揮權后,第一件事就是檢查所有的彈藥物資,但得到的結果讓上尉心碎……
彈藥富裕,機槍也有,但迫擊炮、無后坐力炮全都消耗在了之前的戰斗中,而火箭筒加上他們攜帶而來的一門,加起來也才3門,而火箭彈的數量卻只有13發,這還是算上他們帶回來的五發之后的數量,甚至就連手榴彈也極度的匱乏,只有可憐的29枚,連人手一枚都無法做到。
“怎么會這么少?”米勒驚訝的問著,從一戰開始,美軍就是出了名的財大氣粗,傘兵雖然攜帶量上不去,但有空投支援,不該這么奇缺啊。
“我們只有在進入蘭姆勒的那天得到過一次的空投,之后沒有得到過一次補給,”維爾什苦笑著說:“長官你也看見了,這里的戰斗強度太高了,消耗太大了。”
“把迫擊炮彈分發下去吧,可以當做手雷應急,投擲方式你們知道吧?”
“知道。”維爾什回答了一聲,然后說:“可我們極度缺乏對付坦克的東西,按照情報,這次來的德軍里面,有三輛虎式,這十三發火箭彈,未必能擊潰一輛。”
米勒思索了下后問:“這里缺炸藥嗎?”
“不缺,橋那里埋設的炸藥很充足。”
“可以考慮用粘彈。你知道粘彈嗎?”米勒詢問維爾什,這東西的制作方式記錄在作戰手冊上,但米勒所見的士兵中,卻很少有人能靜下心來看那玩意——大多數人都更迷信自己的教官。
維爾什立即回答:“將炸藥裝進襪子,塞滿機油后可以粘到坦克上,作戰手冊上有……”
米勒詫異的看了眼維爾什,有些小驚訝,但轉念一想——畢竟是精銳的傘兵,軍官能有這么高的素養也是情理之中。
維爾什卻是有些心虛,他能知道粘彈,多虧了索貝爾的嚴厲,在E連所有人把作戰手冊背的是滾瓜爛熟,這才讓他面對米勒的提問,沒有丟人——不過,背的滾瓜爛熟不能活學活用,其實也是屁用都沒。
米勒的軍事素養挺不錯,在滿是廢墟的小鎮內轉了幾圈,再結合傘兵們獲知的情報,馬上做出了針對性的布置——但到底能不能擋住德國人,其實米勒上尉心里也沒底,畢竟,他們加起來才三十多個人,而即將出現的德軍,卻至少有一百人以上,而且還有裝甲車和坦克。
但事情到了這一步,他這個臨時指揮官,能做的,也就是盡人事、聽天命了。
……
袁朗說:
戰爭就是個向死而生的過程、
但了解這個劇情結局的鄭英奇卻知道——即將進行的一場戰斗,是個死中求活的局,想要活下來,要么靠運氣,要么就得另想他法。
單純靠運氣的話,除非有瑞恩這樣的主角命,否則大概只有米勒上尉那種死的時候恰好能瞑目的結局。
而鄭英奇自己的運氣,一貫是差的可憐,獵人學校中,幾次險死還生,黑鷹墜落的時候掛了,亮劍劇情的時候,也是掛了——打死他他也不敢賭運氣。
那就只有另想他法了!
當然,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溜之大吉,只要跑的比德國人的子彈快,活下來,那是很容易的,但這種方式……
咳咳,鄭英奇自己也不可能接受這種茍且偷生的方式,這樣活下去,還不如一死了之來的痛快。
但……
幾分鐘后,鄭英奇就放棄了這種讓他分外不喜的考慮方式——他從來都是向死而生,怎么突然間在未戰之時居然考慮起怎么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