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搭建的工事中,鄭英奇正觀察著陸陸續續抵達的海陸精銳。
耿繼輝則站在一旁講述這次大淘汰的設定規則。
“教官,我們設定的規則如下:參選人員將從出發點開始,向海灘撤離,我方共投入一個裝甲營和教官組所有人員,沿途圍追堵截他們,在堵截的路上,我們會布置數個伏擊口袋,追兵將刻意將參選人員往伏擊口袋方向驅趕。”
“所有被驅入伏擊口袋的參選人員,不管表現是否優異,一律淘汰!”
“選拔標準不以是否抵達海灘為主,我們會根據所有參選人員的表現來判斷。”
“就是上級有些異議,”耿繼輝苦笑著說:“他們覺得這種在失敗者中選人的方式……有些……”
“我知道。”鄭英奇打斷了耿繼輝的苦笑,說道:“就按這個執行吧,等下他們人齊了,就跟他們宣布選拔開始!”
“是!”
耿繼輝走后,王暉走過來,悠悠說道:“這就打算發出聲音了?”
“沒有,只是嘗試。”鄭英奇搖搖頭:“再說,這只是老輩人和我們這一代人不同的看法而已。”
雖然鄭英奇在否定,但王暉又怎么能不知道他的意思?
王暉拍拍鄭英奇的肩膀:“其實吧,水到渠成挺好。”
鄭英奇笑了笑沒有吭氣。
在以往的選拔中,有一個很普遍的特點:只以成敗論英雄。
簡單來說,就是只要你沒違規,不管用什么方式,按照要求完成任務就行。
狼牙選拔時候,高中隊定的規則:蠻不講理的淘汰,只留下他們需要的人數。
老A選拔時候,袁朗等在終點,不管你是怎么做的,我就要三個名額,哪怕你差了一秒鐘成了第四也必須淘汰,那只能怪你自己的運氣不好。
惟以成敗論英雄、只看結果不看過程!
不服?
只能怪你運氣不好!
而運氣,又往往是軍人實力的一部分。
至于你在選拔中怎么做的,只要結果不合格,抱歉,這都無關重要。
有錯嗎?
鄭英奇不認為有錯。
可這樣對一些人很不公平。
軍隊是一個講究團結的團體,個人的英勇雖然容易被人稱贊,但一個最有戰斗力的集體,一定是一個團結的集體。
大選拔很殘酷,諸多相互不熟悉或者熟悉的戰士,為了一個熱血慷慨的夢想在強大的“敵人”的追擊下艱苦的求生,脫離集體或許會成功,但聚集成一個集體,更容易成功。
可面對強敵,這些聚集起來的集體總得做出某些取舍——當需要有人去“犧牲”的時候,如何?
有的人會選擇為了成全戰友,在需要犧牲的時候坦然做出犧牲的選擇,這樣的人值得尊重嗎?
再嚴厲的教官,都會尊重這種人,因為他們相信,在戰場上這樣的人,也會做出類似的選擇。
可尊重歸尊重,殘酷的事實卻是淘汰!
公平嗎?
這是一個唯心的答案。
可鄭英奇認為不公平。
所以他想改改規則。
他信奉的是:我希望入選人員越多越好,結束時候我會用更殘酷的方式來淘汰你們,但在過程中,我會拼命的讓你們見識到一個新天地,即便你在最后無法擺脫被淘汰的命運,但見識過新天地的你,可以帶動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