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特招的隊員不多,只有三十八個人,都是來自海軍內部的各種人才——非戰斗崗位的人才。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軍隊內部對科技人才也越發重視起來,這幾年各特種部隊也加大了科技人才的引入。
就拿老A來說,和鄭英奇同時受訓的成員中,科技人才只有平常心吳哲一個,即便是吳哲,雖然是袁朗認定中必須的人才,但訓練的時候可沒有放水——老實說,像吳哲這樣的“書生”,能在一群“傻大兵”中脫穎而出,的確是不容易。
但現在,老A對高精尖的科技人才也不得不采取“網開一面”的做法,因為按照之前的訓練方式,不管來多少這樣的人才,結局也只有一個。
扣完分,走人。
記憶中“鄭英奇”訓練過該類人才,但復制體畢竟是復制體,未能有多少突破,而鄭英奇正好打算用蛟龍來“練手”,看能不能在兩者之間取得一定的平衡——
高精尖人才的智商當然發達,但智商發達和肌肉發達很難達成統一,軍事素養,他們都是墊底的。
所以,鄭英奇想在這嘗試下,能不能針對性的對這樣的人才進行“特殊照顧”,讓他們不至于把平均戰斗素質拉太低。
……
當當當
軍靴敲擊在地面的聲音很響,空蕩蕩的軍營樓中,這種聲音傳來有種扣人心弦的錯覺——不是動聽,而是壓力。
這當然是鄭英奇刻意表現出來的。
沒有人出來,因為他們在進入這座軍營樓的時候,就看過具體的“管理條例”,野蠻的約束他們無故不得踏出房間。
其實這是另類的下馬威。
門一扇扇被鄭英奇推開,房間里一群沒有軍銜的軍官紛紛用探究的目光打量著,但鄭英奇沒有回答,而是漠然走開。
一間宿舍里塞了五個人。
終于抓到串門者的鄭英奇,露出一抹森然的笑意:“很好。”
屋內的五人頓時生出不詳的預感。
預告下一秒就被證實,因為……鄭英奇大喝:“全體都有!出門列隊!”
轟轟的腳步聲中,三十八個人列成了兩隊,站在走廊當中,串門者則惴惴不安的用余光看著面無表情的少校,祈求接下來的疾風驟雨能輕點。
鄭英奇用很慢但很重的步子,在列隊的每個人身邊慢慢的走過,沉重的氛圍、軍靴敲擊地面的聲音、還有鄭英奇身上散發的陰沉味道,讓這群“知識分子”有種被涼水澆透的錯覺。
終于結束了這樣的施壓后,鄭英奇用低沉的聲音說道:“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加入特種部隊有什么用?”
三十八個高精尖人才登時大怒,但礙于紀律只能干瞪眼,有人喊報告試圖辯駁,卻被鄭英奇冷冽的打斷:
“我不想聽你們的廢話,因為……你們的任何理由在我看來,都是廢話!”
“告訴我,四百米,你們想要擊中目標,需要多少顆子彈?十根槍管夠不夠?”
一旁裝面癱的楊銳差點笑場了,十根槍管……
這話太刁了!
但鄭英奇還在繼續他的刁鉆:
“后面有一群人追你們,你們能讓幾個人陪你們被抓被殺?”
“有人用酷刑收拾你們,你們能交代多少有用的信息?”
“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