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大隊長心疼的多次想給鄭英奇打電話,可考慮了許久后終究還是強忍了下來,至于楊銳他們,可沒大隊長的那份忍耐,不止一次的請求鄭英奇適當的減輕下強度。
可鄭英奇卻不為所動,依然固執的執行著預定的訓練大綱。
隨著時間的推移,沒有退出的高精尖表現倒是越來越好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因為有偵察營的受訓兵做比較,他們反而不再是“訓渣”,大概也是因此讓他們充實了信心。
再說說偵察營。
偵察營的兵本質上是很優秀的。
要知道,偵察營的兵,本就是一個師中最優秀的兵,而能被陸文國挑選過來的,哪個不是最優秀的?
就如鋼七連那會,七連的訓練相比702團紅三連這樣的普通單位,那就是天地的差別!
可這里的訓練,相比偵察營的訓練,又是云泥之別。
因為在偵察營,你總有喘氣的機會,可是在這里,只有不斷的壓榨,喘氣無異于奢望。
盡管鄭英奇刻意的刺激著這些偵察營的受訓兵,但日復一日高強度的體能壓榨,還是不斷有人承受不了而退出——到最后體能強訓結束的時候,50個人,只剩下了36個人!
陸文國本來是想刺激下這些退出者的,也好讓他們奮發圖強,但被鄭英奇制止了。
鄭英奇讓陸文國感受了下這邊的訓練后,陸文國唯有慶幸自己幸好被制止了。
要不然,很容易把這14個退出的兵刺激出問題!
就像鄭英奇說的,我們這邊是不講道理的野蠻,被刺激多了的淘汰兵,心態會出問題,回了原部隊后,絕對不能畫蛇添足的再刺激,相反,應該對他們多一些理解。
否則,兵就廢了!
以前的特種集訓中,對于淘汰者的心態,特種部隊方面并不在意,因為他們只管挑自己滿意的兵,從不管淘汰者會遭遇什么。
這樣的后果,是容易毀人!
被淘汰者都是優中選優的精銳,來集訓的時候,得到了部隊的歡送——灰溜溜的回去后,一蹶不振的人少嗎?
當然,站著說話不腰疼的理由很充足:
這是他心理素質不過關。
好兵,就得經受千錘百煉!
上級的失望、戰友的不理解,卻遠不是旁觀者幾個理由就能讓人“頓悟”的!
具體到個人,真的不好受。
所以,鄭英奇很注重對淘汰兵的善后。
就像現在的陸文國,接到了14個被淘汰者的同時,也拿到了14份滿是各種分析、評價和成長方向的特殊檔案。
他翻著寫的滿滿的檔案,打心底佩服的說道:“我是真沒想到,這里面還有這樣的門道——老鄭,就憑這一疊東西,我叫你一聲哥!”
“注意形象啊!”鄭英奇笑著打斷了陸文國的敬佩,緊接著又拋出了一個陸文國甘愿上鉤的誘餌:
“老陸,你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如何‘反特種作戰’?”
“嗯?‘反特種作戰’?”
陸文國眼前一亮。
在不考慮大規模爆發戰爭的情況下,信息化局部戰爭中,特種部隊的作用被明顯放大,各國特種部隊的編制、規模都在加強擴大,裝備質量和人員素質也都在不斷提升。
也就是說,一旦有局部戰爭爆發,普通部隊面對的對手,就是神出鬼沒的特種部隊——雖然有特種部隊的對手就是特種部隊的說法,但戰場上,哪支部隊遇到敵特種部隊敢說:
我是普通部隊,你們換個對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