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玄似乎不敢確認這一點。
于是又再次飛入這個金碧輝煌的大門之中。
大門的深處是一片黑暗,一個連光芒都能吞沒的黑暗。
周玄凝視著這片黑暗,仿佛連心神都被吸收進去一般。
轟隆!
周玄再次飛了進去。
在這個過程之中,周玄凝神靜氣,仔細觀看這個過程。
由于精神太過集中,這一切仿佛成了慢動作。
這時候哪怕是一個蒼蠅從周玄身邊飛過,都能清楚的數清蒼蠅到底震動多少次翅膀。
很快,身體緩緩進入黑暗。
嘩啦!
由于有兩個小門,所以周玄要分出一部分精力來觀察另一個小門。
進入黑暗…
隨后又是一個意識丟失的過程。
嘩啦!
周玄再次從另一個小門中丟出來。
“怎么回事?”周玄驚訝。
這一次卻又沒有出現剛才那種情況。
沒有出現剛才同時出現兩個周玄的情況。
就像是常人所認為的一般,周玄先進去,然后再出來。
而不是既進去而又出來的狀態。
前者很容易理解,后者真的想破腦袋都想不到。
為啥會出現這種既進去而又出來的狀態。
“難道剛才是幻覺?”周玄思索。
周玄都不可能是幻覺。
剛才的情況周玄記得一清二楚,不可能是自己的幻覺。
中陰期確實經常會出現幻覺,而且會讓人身處幻覺之中而不知幻覺。
但是清醒過來還是知道這是幻覺的。
“難道我剛才念誦常清靜經,觸摸到了某種境界?”
周玄越想越覺得有道理。
剛才周玄正是心里暗自默念常清靜經,然后發生了這種事情。
難道是自己機緣巧合之下,觸摸到某種境界不成?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是一個修道者必修的經文。
易學難精。
不教具體的修煉方法,但是可以讓人擁有難得的心境。
周玄這段時間也研究常清靜經很久了。
由于境界的提高,領悟比凡人還要多一點。
在周玄看來,常清靜經一共分為四個境界。
“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的清靜境界。
“心無其心”、“形無其形”、“物無其物”的“唯見于空”的境界。
“觀空亦空”、“所空既無”、“無無既無”的“湛然常寂”境界。
以及最終極的“常清靜”。
周玄正處于第二個境界。
想到這里,周玄開始默誦經文。
開始感悟經文之中的大道之理,企圖回到剛才那個狀態。
隨后又再次進入大門之中。
嘩啦!
這一次,周玄又被丟了出來。
同樣什么也沒有看見。
“這又是怎么回事?”周玄一頭霧水。
這下徹底疑惑了,到底怎樣才能看到剛才有兩個周玄那一幕。
或許周玄自己陷入了思維定勢。
“難道是自己觀測了,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周玄想到了一個概念,一個科學上的概念。
其實科學和和這個世界的修行有一點共通之處。
那就是都是對這個世界的探索和開發。
只不過兩者走的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