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山之主的眼神望著虛空,似乎穿透了整個世界,定格在周玄身上。
他沒料到自己居然會栽這么大的跟斗,這一次直接消弱了他三成的力量。
“很好,我記住你了。”太山之主似笑非笑。
若不是人間的環境還不足以讓它降臨,否則周玄等人早已灰飛煙滅。
有仇不報不是太山之主的性格。
想到這里,太山之主決定調動整個世界的力量,給周玄來一個狠的。
幽冥地府中的暗流涌動,眾人并未知道。
太山之主消失之后,松鶴延年也隨之消失。
行苦一人坐在原地,嘴角掛著一絲淡淡的笑容,胸口沒有起伏,猶如變成尸體了一般。
“閣下沒事吧?”周玄上前說道。
話音剛落,行苦張口吐出一口鮮血。
吐出鮮血之后,整個人氣色變得好了許多。
“沒事,剛才閣下若不出手,我可能就要死了。”行苦說道。
剛剛復活本來較為虛弱。
雖然他已經度得阿羅漢之果位,但一時半會也發揮不出多大的力量。
吐了一口鮮血之后,整個人反而輕松了許多。
行苦緩緩站了起來,謝絕周玄的攙扶,笑道:“小傷而已,修行者講究忍耐,定力,智慧。這點小事還是可以自己做的。”
“你們拜什么神?”周玄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
周玄挺想了解這個世界的苦行僧和前世的和尚有啥區別。
行苦聞言有些疑惑,說道:“為何拜神?拘泥于木雕泥像不可取,時刻自省,打磨自身才是正途,我們從未要求拜什么神。”
“原來如此。”周玄恍然大悟。
這應該就是和尚最初始的時候。
剛開始的苦行僧崇尚提升自我,提倡用“戒定慧”來完善自身,度化眾生。
總的來說,相比于拜神以及迷信,他們更愿意探究大道,探尋“苦集滅道”的真諦。
“那阿羅漢又是什么?對應中原修行者的世界又是哪個?”
“阿羅漢含有殺賊、無生、應供等義。殺賊是殺盡煩惱之賊,無生是解脫生死不受后有,應供是應受天上人間的供養。”
對于周玄的疑問,行苦知無不言。
苦行僧的修煉之路,并沒有那么多的秘密,其實也沒有特定的修煉功法,完全在于個人感悟。
雖然和其他苦行僧同出一門,但是他們大部分的修行道路都是不一樣的。
“對應中原的境界的話應該是登仙期。”行苦雙掌合十,面無表情的臉出現了一絲波動。
枯坐數百年,終于得證阿羅漢,這如何不讓人興奮。
周玄和行苦聊了很多,都是關于他們的修煉之路。
說來也奇怪,行苦的人修煉不是肉身,也不是所謂的魂魄。
總的來說應該是一種哲學思辨。
就是要想通一些事情,例如最有名的“苦集滅道”“八正道”等等。
這些都不是流于紙上的概念,而是需要每個人都用戒定慧的方式來思考。
這種修煉之路可能修煉幾十年都沒有出現個毛來。
不過,一旦頓悟,那將是改天換日的局面,不需要修煉,將會自然而然誕生出神通,行苦和行知就是這個例子。
“閣下是從天竺而來?不知我們中原這文明遺跡對你們有何用處?”周玄再次問道。
他最疑惑的也是這點,兩邊人看上去都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系,怎么偏偏就聯系起來了。
接下來,行苦說出一個讓周玄震驚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