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確是把大皇子范恩當做繼承人來培養的,但是一直以來很失望,大皇子的才智勉強配得上一國之君,會是一個能夠守住現有成果的君主,但他身上少了一種君主應有的自信和果決能力。
比如說看似柔弱可憐的斯卡迪女王,也是經歷了一番殘酷的宮廷政變,才最終登基為王。
又比如說,虛祖國的少女國王阿斯卡,頂著滿朝指責的壓力強開國門,迎接新鮮血液進入虛祖,此舉他就非常欣賞,還經常拿來當模彷例子來教育子女。
只是萬萬沒想到,大皇子窩囊了二十多年,如今唯一勇了的一次,有著自己的判斷和決議,竟然會是在“叛國”這一事件上面。
有他十五歲時的一些影子了,不愧是家族傳統
“格拉烏斯沃爾特侯爵,柯納德伯恩克魯格公爵,巴恩巴休特伯爵。”里昂逐一點名,他目光銳利,威容如岳,有君臨天下的偉岸氣勢。
身為一國之帝王,永恒沉穩的心性是必須的。
“北部第二領地的叛軍意圖自立,是在割裂我們德洛斯的子民,投降者可不問罪名。”
說實話,里昂欣賞自己這個兒子勇了一次,但的確不知道對方哪來的底氣,就憑著他拉攏的三個軍團共十五萬人,再加上一些零零碎碎的騎士團和私兵么。
在真正的帝國大軍面前,將會被摧枯拉朽,消滅的干干凈凈。
當然,大皇子說的滅族之事,他肯定是死活都不會承認的。
里昂嘴角慢慢舒展了一絲笑意,自己這個兒子太自以為是,以為揭露真相就能勝券在握,但殊不知,戰爭,永遠是解決矛盾的最佳辦法之一。
帝國的政治制度有些僵化,開國元勛們掌握著大部分的資源,政治資源,修煉資源,比如獨特而強大的秘術,比如馭劍術。
某些名門世家,還掌握有家族武術,從不外傳。
如今在整個帝國掀起風雨的競技場,其實原本就是無聊的貴族們找了一些奴隸,教授部分家族武術進行比試,來滿足互相攀比的心理。
貴族們希望通過戰斗奴隸的表現來證明自己的家族是多么榮耀,武術是多么高超,部分戰斗奴隸,后來被稱之為“魔槍士”。
換而言之,即使里昂是很強勢的霸權型君主,但是帝國這尊金字塔的頂層,仍然被貴族階級所牢牢掌握著,嚴密的像一個金塊。
尋常普通人家,難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之所以巴恩巴休特一直被當做年輕一代的新貴典型,也是因為如此原因,年輕人需要向上的動力。
而戰爭的爆發意味著有軍功誕生,會有人灑血疆場,也會成就某些人功勛榮耀,雖說一將功成萬骨枯,但那“一將”的存在,能夠激起更多人的奮斗之心。
戰爭的爆發,能夠一定程度上促進經濟的繁榮流動,同時也會極大的轉移民眾的注意力,對于新年后就多災多難的帝國來說,這一次大皇子的叛國,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場久旱逢甘霖,一舉多得。
大皇子自認為得到了強大的力量,而且站在正義一方,此戰必勝,里昂也認為這場戰爭來的正是時候,能夠化解帝國的種種內憂,取勝,可使國民士氣大振,有新鮮血液崛起,
可想而知,往后一定是戰爭伴隨著各種輿論,有人血灑滿地,也有人功成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