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能有生命?”司馬歸覺得不可思議。
“怎么不能有?”施賴弗瞪著司馬歸,把司馬歸嚇了一跳,“世間一切皆有生命,當上帝創造這個世界時就將每一件事物賦予了靈魂,有了靈魂便有了生命,這個世界才因此生機勃勃。”
“那這數學也有生命咯?”司馬歸晃了晃拿在右手的作業本,苦笑道。
“噢,當然,數學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妙的東西,”施賴弗結果司馬歸的作業本看了看,“數學甚至可以算出宇宙的終極奧秘,它的有趣之處就是你每算出一步就像是剝開一層衣服,最終的答案可能會令你沉迷與陶醉……又或是十分無聊與惡心,你請教我的這道題明顯是屬于后者,你已經離答案很近了……”
“什么?”司馬歸一臉“這根本不可能”的表情,“這……根本就算不出來……吧。”
“你的步驟太復雜了,數字寫的太多,你這里多標了一位小數點。”施賴弗指著作業本上其中一步算式說道。
“啊……”司馬歸恍然大悟。
“數學是探索世界最簡單工具之一,你要學會更簡便的運用,否則就容易出錯,你出去吧,多去刷刷題,練練手,就簡單多了。”
司馬歸嘆了口氣,如果那時好好學數學的話,也許自己對數學也有很深的造詣了……
就像施賴弗老師一樣,為了探索建筑美感,成為“崇尚自然之美的建筑狂人”。
可惜世人不會理解瘋狂。施賴弗設計的摩天大樓圖紙公布后,恰逢1989年舊金山大地震,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家建筑公司愿意來施工,都有所顧慮。
所有建筑公司拒絕的理由也都一樣——工程難度太大,不可能建成。
為此,“光明之船”集團派人向施賴弗設計師反復確認。而施賴弗的答案也很明確,理論上絕對可行,施工上也絕對可行,也絕對能承受九級地震,只不過以現在的樓宇工程技術,至少要花費數十年以上的時間。
無奈之下,“光明之船”集團自行組建建筑公司,來承建自己的總部摩天大廈。所有西方媒體都說“光明之船”是“地有多大產,人有多大膽”。
由于他們當時完成的是“不可能完成的超高層摩天大樓”,許多人看見招聘廣告后望而卻步,而真正參與進來的人全是偏激且瘋狂的種類,他們都有著一個夢想,那就是完成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建筑。
在經過層層艱險與困難,花費了十多年的時間后,終于,這座高657米的“光明之船”總部摩天大樓“船燈塔樓”(ShiplightTower)于1999年完工,成為“哈利法塔”之前的地表最高的建筑,安全系數最高的摩天大樓,全球最美摩天大樓,全世界最險摩天大樓……
各種聲譽紛至沓來,不過爭議聲也不斷,有人懷疑在地震帶上建摩天大樓是否合理。整個西方世界也為之震驚,開始了各種羨慕嫉妒恨,在歐美國家的災難電影上各種毀滅這棟大樓……
“司,你對未來可有期待?”施賴弗問。
摩天大樓落成儀式晚宴上,施賴弗和司馬歸站在六百多米處的室外平臺,整個舊金山就在腳下,也在遠方。
司馬歸沒有說話,他倚著欄桿,來自太平洋的風吹過他的頭頂,金門大橋在夜霧中忽亮忽閃,如星星點點。
“直到這摩天大樓的建成,我更期待21世紀了,”施賴弗的眼睛閃爍著光,“那時候應該會有更多更有生命的建筑拔地而起,可惜我應該看不到了。”
“因為您的病?”
“我知道自己的身體,況且……”
“我相信您一定挺得過去的。”司馬歸轉過頭打斷施賴弗,激動的說道。
“司,我終究會成為過去,你才是未來,創造未來的路必定是孤獨的,我只是你的老師,并不能陪伴你太久,我的任務就是幫助‘光明之船’完成總部大樓,這也是我一生想要完成的建筑,是‘光明之船’,你的爸爸給了我機會,”施賴弗拍拍司馬歸的肩膀,“如今我的任務完成了,我的夢想也完成了,一生無憾了。”
司馬歸重新看向夜霧下的舊金山,未來,就像這霧。
施賴弗在摩天大樓落成后沒多久就去世了,這棟大樓就是他的成名之作,也是結晶之作,終身之作。
施賴弗去世當晚,“光明之船”旗下療養院內。
“也許……我會回到那片大洋彼岸的祖國。”司馬歸對著躺在病床上的施賴弗頓了頓說。
“好啊,我支持你,”施賴弗看著司馬歸,拖著虛弱的語氣,“你的祖國中國,一直有崛起的潛力,21世紀也許就是它崛起的時代,你一定會重新愛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