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這樣的高中在上學放學時的盛況,就大概知道兩千四百人是什么概念了。
那么十個兩千四是兩萬四,一百個兩千四是二十四萬,而三十五萬人就差不多相當于一百五十個這樣中等規模的高中里所有的學生,并且把他們全部集中在操場上,而一個鳥巢的滿載能力是九萬人,這三十五萬人可以將四個鳥巢塞得滿滿登登。
現在可以知道這是怎樣一種盛況了吧,抬眼望去都是人,那些人在十里外集結,而且不光是人還有馬匹、攻城器械、輜重等等。
而這個時代的攻城之戰通常都會是用各類攻城器械對著城門和城墻一陣砸,白日砸墻、晚上縱火,日夜不得悠閑。小宋可不敢保證關內士兵都有頂尖的戰斗意志和心理承受能力。
所以相比較在城頭跟對手對射,最大的風險其實就是城防軍營的嘩變和因為心態爆炸而放棄抵抗的人偷偷打開城門。
“好一個漫山遍野。”
小宋雙手撐在城墻上,回頭看了一眼副將,滿臉都是無奈的笑了起來。
副將看到主帥這故作輕松的樣子,心中也是有些感慨,只要對面展開聲勢浩大的攻勢,即便是居庸關……
而可還沒等這副將悲觀,就聽宋北云繼續說道:“這便是三十五萬頭豬想殺干凈都得好久吧。”
那副將一口氣沒順上來,當時差點就被自己給嗆死……
這都什么時候了,這位主帥居然還能有心思說笑,等到三鼓時,對面可就要開始進攻了,那時可就是天搖地動……
果然沒過多久,金軍大營中就響起了第二通戰鼓,宋北云從望遠鏡中可以看到他們已經開始整備,隨著他也下達了二鼓的命令。
城墻上的炮位開始假設火炮,弩弓手也開始就位,而與之前不同的是每隔幾個弩弓手就會有一個火槍手。
當對面開始安置巨大的投石機時,小宋背著手看著北海新軍的士兵開始朝左側移動開來,沿著長城開始布陣。
到底還是人太少了,新式兵種太少了,如果是只需要守城門的話還能看看,但面對如此規模的戰線,北海新軍這三千人真的不夠看。
也許炮兵還能夠給予一定的震懾,但對面的人太多了,而且戰場之上的事情誰也說不清楚,北海新軍實在經不起消耗。
宋北云的也沒有辦法,因為除了居庸關,他還要同時兼顧南口、居庸關、上關和八達嶺,這四個關任何一個被推了就完了。
因為進攻可以隨時轉移,但防守就只能拉開了陣線等風來,被動挨打是真的難受。
投石車逐漸假設完畢,小宋在他們往前推工程器時下令敲響了第三通鼓。
這第三通鼓敲響,就代表全面開戰了,因為射程的緣故北海新軍能夠提前夠到金軍,第一輪的槍炮齊射直接砸入了敵軍陣地之中。
這一擊著實把最前沿的金軍給打的有些措手不及,很多金軍都倒斃在前進的路上。
但很快金軍就反應了過來,他們從陣營中推出了一種很古怪的推車,這種推車高有三米左右,寬則有五六米,在推車的前面有三層盾牌疊起來保護裝置,不管是火槍還是弩箭都無法穿透。
唯一能對他們進行有效擊殺的只有火炮,可是火炮的裝填速度實在有些差強人意,而且這種墻頭上用的火炮是專門為了運動戰而準備的輕炮,就射程和威力而言根本跟那種宋軍自用守城重炮不是一個東西,它主要的用途是在草原上炸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