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趙性如今唯一要干的就是繼續等,等到大朝會時宋狗入京……
“狗東西啊。”趙性嘆了口氣:“不知不覺狗云也是封疆大吏了呢。”
而迷信下半段倒是還好,只是提醒一下趙性要開始實行早就定好的三支一扶計劃了。
所謂三支一扶便是支農支教支邊扶貧,既然皇帝將自己定位為百姓的皇帝,那這些事就必須要干,支農支教支邊都比較簡單,扶貧卻是有些難。
不過宋狗倒是在信中提出了一個設想,那就是各地童生秀才,自愿報名三支一扶的,只要在當地工作崗位上滿五年便能夠根據政績享受直接入職官吏的待遇。
以現階段的發展趨勢來看,朝廷如果一直以科舉入士,那一定會長期處于缺人的狀態,但如果以這種方式進行破格提拔,其實會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不過這里頭最大的阻礙就是小地主和鄉紳的問題,但隨著各地國有農場和與之配套的私有工廠的建設,這個問題很快得到解決,以國有壟斷形式遏制土地兼并的發生,以政府強制干預民生產品的價格,再以此來限制小地主和商人的無限增值。
可別小看趙性,他真的只是因為好說話性子弱,所以才會給人一種小垃圾小廢物的感覺,但實際上他天資聰慧、勤勉好學,這些年下來的學習和積累已經讓他擁有了超越一般人的見識和能力了。
就比如前段時間在大宋八大報紙之一的商匯報中,他就匿名投了一篇名為《宋國未來二十年之探討》的文章幾乎引來了全社會的廣泛回應,之后他又把自己寫的幾篇論文投了上去,社會反響強烈而且引發了一輪劇烈的討論。
百家爭鳴的好處在這里得以體現,各種思想開始逐漸長出了粗壯的樹干,當他們開始碰撞的時候,國家就會變得生機勃勃,雖然有時候火藥味也蠻重的,但終歸是要比那獨大的一葉障目要好上太多了。
趙性的文章被人贊賞也被人批評,更是激發了許多人跟著一起探討大宋未來的二十年,針砭時弊者有、暢想未來者有,趙性從來不管,只是把有用的信息收集起來整理成冊,印刷出來提名《內參》發放各級官員。
雖然有時候趙性也會被說的不舒服,但他仍是記得宋北云的話,那廝曾經說過“我可以找人宰了罵我的人,因為我不需要大格局。但官家必須要聽,因為只有真心誠意做買賣的人才會挑毛病,看熱鬧的都只叫好”,這句話影響了趙性的政治思維,甚至直接推進了社會整體的開化程度。
而現在宋國才過了沒幾年卻已經不再是當初的宋國了,宮殿還是這座宮殿,但卻沒有別國使者再膽敢昂著頭走進來不打招呼的走出去了。
這時趙性才明白什么叫國家的面子不靠宮殿來撐腰,當初在大殿上叫囂的金國使者,前日跪在殿前請求宋國可不可以多加三成糧食的出口額度、那年背著手在大殿上橫平豎直張揚的遼國使者如今想要進殿需提前三日手寫請見書。
而那個被人叫做傀儡皇帝的趙性,站在宮墻上時也會有黃髫小兒隔著數十丈朝他揮手激動的大喊皇帝老爺。
沒有經歷過那種恥辱的人永遠不知道今日這般種種有多來之不易,所以在從回憶中走出來之后,趙性拿出朱砂筆在密信上很鄭重的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和日期,后頭還跟著一個張狂有力的“準”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