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出去怎么了?宰相大人親身歷經災情,一路走來風餐露宿,吃他娘的兩根臘腸,誰敢說個屁話出來?”宋北云表情張狂的一笑:“我撕了他的嘴!”
丁相不愿與他爭論,這廝滿嘴的歪理邪說,不過當臘腸上來時,這的確是比干糧硬餅好吃許多,一貫吃不了多少東西的丁相今日整整吃了兩碗飯之多。
吃了飯之后,丁相坐在堂前與那驛丞閑聊,也無非便是問一些受災的情況。
驛丞開始還對答入流,可是后頭就有些支吾了。丁相何許人也,那可是大宋第一檢察官出身,大理寺寺卿。這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蹊蹺,他就在那旁擊側敲了一番,還真讓他從這驛丞嘴里鼓搗點了東西出來。
說是前些日子朝廷中賑災的糧食的確是到了,發到災民手中時的確也是足斤足兩,但這一片卻仍是有不少人吃不飽飯,一問之下才知道是前些日子那同安縣縣令母親過壽,地方鄉紳就令百姓募捐,說是募捐其實不過是巧立名目又收上了一批糧食。百姓繳納之后,現在就處在一個吃不飽餓不死的階段。
“這……”宋北云撓了撓大腿:“他怕是好日子過的太久了。”
丁相倒也沉得住氣,只是繼續問道:“那為何御史臺監查未曾發覺?”
“過了小人這個驛站,前頭便有一個山頭,山頭是過同安的必經之路,若是有形跡可疑之人經過,山頭上那報信的就會傳信過去,再加之鄉民聽信蠱惑,若是說家中無糧就要遭強征徭役,于是自然就將御史臺監查給蒙混了過去。”
宋北云抿著嘴沉默了片刻:“這種事應該是個案。”
“其他地界我倒是未曾聽說,只因這同安交通不便,消息閉塞。小人一個驛丞也不好去……”
徭役在順德元年就已經徹底廢除了,現在早就是雇傭制了,現在這個小縣應該就是利用了消息閉塞的信息差給玩得這一手。
這很常見,也不算什么大新聞,畢竟沒有餓死人就還算這個縣官有點良心。只是這次他恐怕是撞槍口上了,誰讓丁相好死不死非要走這條路呢。
“老夫已是知曉。”丁相點了點頭,看不出喜怒:“到時我便去瞧瞧。”
“相國,這生人一去,便是要遭通風報信的。”
“這就不是你擔心的事了。”宋北云夾起一塊臘腸放入口中:“丁相何等聰明,這還能擺不平?”
丁相斜眼看了宋北云一眼,然后對驛丞說道:“你下去吧,我有事與少保商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