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夜漫漫,無心睡眠,我以為只有我睡不著,原來初小姐你也睡不著啊?
簡杭想對初璞打招呼來著,但是他自知處于“腦殘狀態”,擔心再在這位初小姐面前出丑,也就沒敢出面,只是遠遠吊在初璞與丫環兩人身后,看著她們一步步走向鏡店。
……
在他所熟知的原劇情中,初璞進鏡店的情節緊跟在嚴飛的吶喊三連后發生。
也就是從這段情節開始,《神探蒲松齡》的主創們徹底進入了放飛自我狀態,帶著這部開頭還算不錯的片子一路滑向了爛片的深淵。
為什么這么說呢?
首先來說,這段情節出現得極其突兀。
參與這段情節的兩人一妖——初璞小姐、沒名字的丫環、鏡妖,以及少女失蹤案情節本身,全都沒有在之前的情節出現過,連被路人甲提一嘴都沒有,沒有任何鋪墊就直接展開了一段本來應該起到重要作用的情節。
簡杭不是學電影的科班出身,他不懂太多的創作理論,但是憑他多年的觀影經驗也能看得出來,這種做法非常不妥。
試問,如果這段情節不重要,為什么要單獨出現,而且要占據關鍵的劇情轉折點,花費大量的寶貴時間來描述?
這不還是說明這段情節重要嘛。
但如果這段情節重要,為什么之前不做任何鋪墊,讓觀眾沒有來得及做任何準備、絲毫沒有任何期待地進入這段情節呢?
以簡杭的觀點來看,少女失蹤案是引出關鍵人物燕赤霞、聶小倩兩人的重要線索,本身就值得提前做好鋪墊,而不是等到電影進行了一半,由嚴飛指著壁畫說“金華這些年失蹤的少女,全都被妖怪封印在這副壁畫里了。”
一個小小金華城失蹤了這么多少女,竟然根本沒人提沒人問,一直等到快破案才拿出來說事,這種玩法誰信,怎么能讓觀眾有代入感?
要是讓簡杭來寫劇本的話,隨便在開頭來上一句旁白:“近年來,金華城治安不寧、大案頻發,盜寶案、少女失蹤案連發數起云云。”
你拍的本來就是神探片,有這么個旁白不是很應景么。
又或者,在捕頭劉全震把懲治蒲松齡的任務交給嚴飛的段情節后面加上一句,“我還要處理少女失蹤大案,哪里有功夫搭理你們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就這么簡單一句,等情節進行初璞和丫環出現在鏡店外的時候,觀眾不就自然而然地明白這就是少女失蹤案要上演了嗎?
再之后,盜寶案告破,情節十分順滑地進入少女失蹤案環節,也不至于讓觀眾們吐槽這段情節出現得莫名其妙了。
至于簡杭為什么要專門吐槽這段情節,這里還有第二個原因,那就是縣令千金出現在鏡店的理由太過牽強,完全站不住腳,經不起稍微嚴謹一些的推敲。
換個專業點的說法,就是人物動機不合理。
“我聽說,你有面鏡子,夜晚照過的人,會變得更美。”
聽聽,這是什么破臺詞,反映的是什么鬼扯邏輯。
初璞是縣令千金,以她的生活圈子,她要從誰的嘴里才能聽到這么一個鬼扯的傳言?
丫環?
閨蜜?
還是大街上隨便一位大媽?
沒錯,愛美確實可以算得上一條比較有說服力的人物動機,但不足以把初璞這個人物立起來。
以初璞的人設,哪怕她再怎么愛美,哪怕她不知道金華城已經失蹤了許多少女,也完全沒有道理會只帶著一名小丫環深更半夜跑出來。
還有,“一面鏡子,必須得夜晚照過才會變得更美,”這樣的說法,除了限定初璞必須在晚上把自已送進鏡店里之外還有什么意義?
……
“小姐,就是這兒了,這兒看著還挺嚇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