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略聽得大喜,然后仔細問了兩個多月,每個細節都不放過。
連考試所用棚屋如何布置,臭號如何安排都有講究。
所有要點都用石板刻下。
“真是不容易,東方天朝能夠維持這樣大的地盤,大半功夫都在這科舉上。”尼略是看明白了。
靠著科舉,收攬本地優秀的統治人才,進而籠絡人心,維持穩定。
“不過,和尚,為什么他們有這樣良好的規制,王朝壽命卻難以超過三百年,我們羅馬帝國還有千年了”尼略又問起一個難懂的問題。
“這個,應該是天下土地有限,而生民無限,越生越多,這里航海不興,無法對外大量排遣人口,所以王朝不得長久。”大胖和尚說道。
“原來如此,若是與我們王國兩相結合,是不是就能建立不滅帝國了”
“不可能的,人有悲歡離合,國有興衰生滅。富人家的孩子不如窮人家孩子吃苦幾率大,強國的民眾不如窮國民眾耐勞上進,懈怠之后,必會被超越。”大胖和尚直接搖頭。
“哦,我明白了,既然如此,我要建立一個能夠持續吸收窮國上進民眾的國度,時刻讓它的民眾保持著活力,沒有活力者將被淘汰出國度,不就行了”尼略大膽地想象著。
大胖和尚震驚了,這個理性的西人,竟然能想到這種地方。
這種胸懷,可比許多名義上的圣人強多了。
“那要很多年。”
“我有的是時間。”尼略自信道。
“和尚想看看,這種國度能不能出現。”
大朝會上。
密密麻麻的一群人,在京的官,四品以上的都來參加了。
今天要議的就是,與西人書籍貿易的事。
各種心思都有,這當官的,可比后宮奴婢們,腦子靈活多了,話說腦子不活的,也站不到前排去。
陸直坐在簾子后面,又很煩躁,不得不請求那個幕后的家伙,把耳塞還給她。
插上耳塞,腦子里這才清凈下來。
“啟奏太后,以微臣之見,西人所攜之書,只取農耕、醫藥、天文歷法即可,其他書籍,不過奇技淫巧,不足以觀,流傳各地,會敗壞風氣,有損朝綱。”這是個三品御史。
可算聽到奇技淫巧了。
只是這老東西,心里想的和口里說的是不是一回事
陸直將耳塞取下,看向那御史。
可不能讓朝廷學會造西洋船啊,朝廷要是造了,我親家的船行那不是完蛋了嗎
回頭還得將朝廷的造船圖紙都燒掉,省得浪費公帑,本來就入不敷出,再去造船,如何得了
一動不如一靜,錢撥出去容易,賺回來難,還不如一開始就不折騰。
陸直沉默了。
這御史有私心,也有公心。
算了,這刀就先記下。
“還有人嗎”她淡淡問道。
“啟奏太后,我圣朝以德治天下,以孝理民心,這西人所獻書籍,盡是教人如何賺阿堵之物,出海尋寶,無一絲道德教化,流傳到民間,實在是敗壞風氣,毫無益處,理當統統禁之。”禮部侍郎舉著板子說道。
這書真好,正好族里虧空多年,回去弄上一套,鉆研一番,看看能不能彌補虧空。可不能讓外人瞧了去。
“撲哧”一刀,捅中侍郎胸口。
侍郎仰天就倒。
“鄭侍郎中風了,劉太醫”陸直淡淡道。“太后,臣觀西人所送書籍,有打鉆開顱之法,正和華佗神醫所想,可以治中風。”一個老太醫連忙上前查看。
“是該給他開開顱,讓他腦子透透風。”陸直認真道。
“謹遵太后懿旨。”劉太醫趕忙跪下,然后帶人將鄭侍郎送走。
真爽。
以前真是格局小了,從沒體會到頂層人的快樂,就想著毀滅世界。